日期:2017年12月18日
地點:百老匯The ONE 3院
今年的暑假期間,巧合有兩部講述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關於鄧寇克事件的電影公映,分別是Christopher Nolan的《鄧寇克大行動》,以及Lone Scherfig執導的《編寫美好時光》,兩部作品分別以不同的焦點角度,講述事件的發展。相隔半年後,《傲慢與偏見》導演Joe Wright執導的最新作品,同樣是以二次大戰作為主題,但視點則放在這位人物身上 — 當年的英國首相Winston Churchill(邱吉爾),他的一段演講,拯救了國家的希望。《黑暗對峙》一段歷史的經歷過程,刻劃著面對政治與自由的抉擇,劇本扎實有力,Gary Oldman的演出發揮得淋漓盡致。
《黑》片故事發生在二次大戰的前夕,邱吉爾被委任為英國首相,上任後他便要面對最具爭議性的考驗 — 應該是要跟德軍納粹談判和平、還是要堅守國家的信念,對民主與自由的堅持呢?面對著保守黨的不信任下,邱吉爾既是要得到他們的信任外,也得要去聽取市民的聲音,而作出了他的決定。這一天,邱吉爾再次回到國會上,藉著他的言詞,要說服議會上的議員……
出身於英國的Joe Wright,1997年開始執導短片作品,2000年開始拍攝當地的電視作品,2005年執導了他首部劇情長片,由Keira Knightley主演的《傲慢與偏見》。接著執導的作品,分別是同樣地由Keira Knightley主演的《愛.誘.罪》與《貴族孽緣:安娜.卡列尼娜》、Robert Downey Jr.與Jamie Foxx合演的《心靈獨奏》、及其前作《小飛俠》等等。
《黑》片是Joe Wright執導的電影作品中,第一部以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影片以二次大戰時期作為故事的背景,藉著邱吉爾上任後的一段事跡,描寫著當時政局的變動,面對著戰爭的來臨,既是面對國家之間的協定,也要對民主自由的堅持,進退兩難之時,邱吉爾如何作出取決,令本來對他不信任的議員,最後也能否挽回局面。
起初留意到影片得時候,其實都是感到好奇的,尤其是Gary Oldman化身成邱吉爾造型的時候,就會覺得此片是有可觀之處。不過,當看到影片的導演是Joe Wright的時候,心裡即時一想… 不是吧!始終對於他過往執導的作品,除了《傲》片之外,其他的觀感也不算是很好,前作《小》片就更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所以對於此片觀影前得感覺,縱然題材吸引,但也會有著一點的保留。
整部作品水準倒是不俗,導演Joe Wright在片中的表現其實未算是很好,只能說表現比之前的作品較佳,影片仍然看到導演的一點刻意,例如一些長鏡頭的拍攝運用,縱使會令影片增添真實感,也能夠表現出導演的技巧,不過這卻難掩了導演的不足。無疑,Joe Wright講故事的方式仍然比較弱,在《黑》片中仍然看到點的乏力,幸而由《霍金:愛的方程式》編劇Anthony McCarten編寫的劇本工整扎實,令導演在舖排可有著一點的發揮,展現著電影那起、承、轉、合的結構,以及劇情的張力。
縱然影片背景發生在二次大戰期間,但是影片幾乎沒有戰爭的場面呈現,利用對白輕輕的帶過,電影大部份的篇幅是在描寫邱吉爾如何作出他的決定,在劇本上利用不少的細節,刻劃著他對政權上的決策,他走到上街跟人民之間的交談,最後在議會上的激勵發言,得到眾人的支持,把影片的氛圍層層推進,情緒也高漲起來。
影片的其中一個亮點,莫過於由Gary Oldman演出邱吉爾這角色,毫無疑問,單從角色造型來看,根本是認不到這就是曾經演繹當年《這個殺手不太冷》的黑警,或是在《諜網迷蹤》演出情報員的Gary Oldman,今次無論是從角色或是造型上,Gary Oldman都作出了一次新的嘗試,他把邱吉爾這角色演繹得唯妙唯肖,人物的細微動作也表現得生動自如,令人對他的演出印象難忘。
《黑》片以人物傳奇的形式和角度,把二次大戰與鄧寇克的事件於銀幕上展現出來,然而戰爭撤退只是影片的過場性質,沒有刻意的舖排。影片卻著重於人物的性格描寫,導演他對事件發展而影響著他跟人民之間的信任。電影整體的結構工整,劇本成熟,首尾呼應的兩場會議情節,把電影的氣氛漸漸提升,加上Gary Oldman以及其他演員的表現,帶動著整體的劇情張力,Joe Wright整體的技巧雖然未算突出,但已經擺脫了過往作品的不足,整體表現仍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