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星聲追夢荷里活 — 三小時的聲色光影之旅

日期:2023年1月27日
地點:K11 Art House 10院

電影的誕生,從舊日的默片年代,演變到有聲電影,黑白到彩色,時代的轉變,技術的進步,走進星光燦爛的電影光輝時代。《鼓動真我》與《星聲夢裡人》導演Damien Chazelle最新執導的作品,延續他的音樂題材和歌舞格局,讓觀眾走進經典的聲色光影世界。《巴比倫:星聲追夢荷里活》Damien Chazelle的聲色影像,向電影和菲林致敬,呈現著二十至五十年代荷里活的光輝風采。

《巴》片故事設定在1926年,這個仍然是默片的年代,本來寂寂無名,運送大笨象到Kinoscope派對的Manuel,被對演出電影雄心勃勃的Nellie LaRoy迷倒,在派對上,群星雲集,包括著名默片演員Jack Conrad,華裔演員Lady Fay Zhu、非裔爵士小號手Sidney Palmer等等,在這個五光十色的光影世界,電影時代的轉變,他們如何尋找生存的機會呢?

憑著《星》片奪得奧斯卡金像獎的Damien Chazelle,把音樂與影像的融合,長鏡頭的運用,呈現著引人入勝的觀影空間,前作《登月第一人既是嘗試作出不同的類型,同時也沒有參與劇本的創作,把岩士唐登月的故事,配以他的個人風格,影像上展現著真實與夢幻的格局。

《巴》片故事圍繞二十年代的荷里活,光輝的默片時代,一場歌舞的開始,展開Damien Chazelle的音樂和電影的世界,影像展現著當時荷罜活的風采,光輝的背後,卻埋藏著一段跳不完的盛與衰。隨著無聲走到有聲,演員們也要步進另一個電影的階段,五十年代,已經不再是舊日的光茫四射,觀眾們依然享受在電影院裡觀賞影片的「美」,但是卻不知道背後的辛酸和傷痛。

派對上的星光熠熠,奢華的影像,感覺是在看華麗版的《星》片,長鏡頭的運用依然突出奪目,電影中滿載著眾多的元素,讓觀眾在電影裡,帶來目不暇給的觀感。不過,也不能否認,Damien Chazelle今次有點貪心,雖然能夠突顯出他對於電影的「愛」,但在於影像上,的確是玩得太花枝招展,有些情節(或畫面)對於電影的發展,其實並沒有很大的推進,不過這能夠呈現出影像上的不同層次,突顯著導演個人的風格演繹。

三小時多的電影篇幅,絕對是對觀看《巴》片的其中一個挑戰,無疑,影片跟《星》片有不少異曲同工之妙,不得不承認,很喜歡電影開始不久的一場長鏡,配以爵士音樂的襯托,歌舞昇平,大量炫目迷神的影像,紙醉金迷的格調,呈現當時荷里活的毒品和性愛等的舖張,流暢明快的節奏,剪接的技巧,營造強烈緊湊的氛圍,讓觀眾也漸漸置身於其中,展現著Damien Chazelle的純熟執導表現。

電影本身就是Magic Moment,在銀幕上看到的影像,吸引觀眾們的目光,引來不同的思考,《巴》片中的拍攝場景,演員們對於自己工作的真誠,或是因為電影的轉變,漸漸被淘汰,這個時代,電影的工作,並不只是一份工,而是眾人的夢想,走進荷里活的夢幻世界。Damien Chazelle帶領觀眾們回看一百年前的電影世界,最後的一段「電影蒙太奇」,說實是多了,但是… 這是突顯著電影的主題,寫下了一封送給電影的情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