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1月18日
地點:K11 Art House 6院
今天,南韓電影在香港已經大行其道,其中一個原因是南韓電影的發展,片商的引入,讓觀眾們看到更多元化的南韓電影。1999年8月,香港藝術中心引入了南韓純愛電影,於當時的林百欣電影院放映,連場滿座,同年10月伸延到百老匯電影中心正場公映兩個月之多,慶幸當時成為該片的座上客,能夠看到這部至今仍然印象難忘,一看再看的由許秦豪首部自編自導的南韓愛情電影。《八月照相館》浪漫淡然的純愛,刻骨銘心,愛情埋藏在心坎裡,永遠美麗動人。
《八》片故事講述打理照相館的永元,每天在照相館裡總會笑臉迎人,跟不同的顧客與朋友有說有笑。一天,他遇上了當交通警的女子德琳,過著淡然平凡日子的永元,德琳走進了永元的生活,突然添上了一點的光采,二人之間的關係也漸漸地走近。可是,永元笑容的背後,卻是埋藏著生命結束的倒數,人生要走到終點之時,他卻迎接一段感情的開始……
《八》是一部已經二十二年前的電影,此片可以說是近代南韓電影的愛情經典作品,至今仍是十分喜歡。無可否認,當年的許秦豪首次的自編自導,其實也是有一點的野心,那時的韓石圭與沈銀河已是炙手可熱的演員,前者演過《隔世琴緣》與《傷心街角戀人》等片,後者同年跟李成宰合演《愛情倒後鏡》,這個組合的合作,確是擦出了不少的火花。
電影開始之時,就已經交代著永元患上了重病,但是他卻仍然笑臉迎人地過著每一天的生活,背後其實是不敢面對生命終結的來臨,他嘗試把剩餘的每一天,能夠充實地度過,直到他遇上了德琳,他的人生再有新的開始。電影的前半段,主要是以對白交代永元與德琳之間的感情建立,淡然動人的韻味,從影像裡滲透出來,每一個鏡頭呈現出浪漫與細膩的情感,在炎熱的仲夏,他們在照相館外吃著雪糕,流露著二人之間的甜蜜。
後半段的部份,故事描寫永元因為要接受治療,需要入住醫院,德琳在調離另一區前,一直在照相館等候永元,這部份他們二人幾乎沒有再同場,甚至沒有一句對白的交流,跟前半段的部份有著很大的差別。然而,在許秦豪的處理上,他則是透過二人的內心掛念,演繹對彼此之間的情感流逝,直到德琳把石頭掟破照相館的玻璃,在這深秋的時刻,照相館外的樹漸漸變黃,這段感情彷似是終結。
不過,德琳的一封信,他們再次的「相遇」,但卻沒有相見,永元在咖啡店裡,看到工作的德琳,他默默地望著德琳,用手輕輕摸著玻璃窗撫摸她,跟她道別… 這場戲真的看得很心疼,縱使流逝,但是二人仍然留在彼此的心坎裡。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寒冷的冬天,縱然二人沒有再相見,但是這段感情,並沒有因此而消逝。
「死亡」是《八》片的主軸,從永元本身是要面對生命的終結,開場不久他獨自坐在操場,回想母親的去世,後來參與好友父親的喪禮,一位老婆婆獨自來拍攝遺照,死亡似乎一直地圍繞著永元的身邊,他也明白到,最終人是會消失。電影的末段,永元回到照相館,他要放開眼前的一切,把舊情人的照片放下,本來想寫給德琳的信件也放下,但是他卻沒有忘記德琳的笑容,這份回憶,永元永遠沒有忘記。最後,永元走到相機前,為自己拍下遺照,跟老婆婆互相呼應,寫下生命與死亡的對比。
永元一直不敢將要去世的消息,說給他的朋友知道,只是一次跟好朋友飲酒後,把這「事實」當成笑話說了出來。後來,永元與朋友們在照相館裡的合照,縱使事實並沒有說出來,但是這一張合照,則道出了他們之間的永存友誼。永元對於跟德琳之間的愛情,顯得十分被動,德琳一直地主動接近永元,甚至跟他約會,挽著他的手,二人漸漸投入這段感情。當然,永元知道跟德琳是沒有永遠的愛情,但是在這一刻,愛情成為了永元生命的另一開始。
除了愛情,父子情是電影的副線,永元照相館是永元父親留給他的店舖,他與父親相依為命,每天下班後,買餸菜與父親一起做晚飯,關係很好。其中一場十分深刻,是永元知道自己生命即將終結,他把錄影電視機的操作方法,以即影即有拍下,編上號碼,教父親如何使用,他鬆一口氣。接著,永元臥在自己的的床上,以枕頭掩頭一直痛哭,父親在房外聽著,本想伸手打開房門,最後他把手放下,靜靜地離開。這一場戲,沒有看到父子二人的表情,沒有痛哭的場面,從這簡短的篇幅,卻感受到二人的傷痛。
許秦豪筆下的永元,其實可說是在南韓電影裡,比較少有看到的懦弱性格的男性,過往看過一些南韓電影的男性設定,總是有一種大男人的感覺,但是永元卻沒有這份感覺之餘,還是笑容滿面,他跑步時更未能超越德琳,這是少有在南韓電影中看到的男性角色設定。
電影利用相片比喻愛情,最後一幕,德琳回到照相館,當她走近照相館放置相片的位置之時,會心一笑,因為她看到自己的照片,而放置的位置,本來是永元放著前女友的相片,德琳輕輕的一笑,明白永元對她的愛。
「我很明白,愛情的感覺會褪色,一如老照片。但妳卻長留我心,永遠美麗,直至我生命的最後一刻,謝謝妳,再會。」
電影最後的一句對白,寫下了這段淡淡的細膩愛情。
由韓石圭與沈銀河分別演出的永元與德琳,確是令人印象深刻,二人在片中展現著浪漫的愛情,絲絲入扣,細膩觸動,每一場的演出都展現著美麗動人的情感,二人的演出同樣地精彩,自然演繹,這份默契在1999年再次合作的《愛的肢解》同樣地看到,不同的電影類型,二人仍能擦出火花,只嘆沈銀河太早息影了。
每次《八》月在銀幕上重映,都必定會抓緊機會,走到戲院再看一次,對上一次觀看此片已經是2006年,相隔十四年後再於銀幕上觀看,感覺依然,仍然感動,很喜歡電影裡流露出來的動人浪漫,每一幕都是扣人心弦,猶如一幀美麗的照片,永遠不會忘記永元與德琳這段細膩感動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