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簿旅友 — 跨越種族的友誼

日期:2018年11月30日
地點:Festival Grand 6院

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種族和階級問題,至今仍然是被受關注,無論是在現實與電影的世界裡,依然會以這素材作為故事的主題,探討兩個不同種族一直存在的問題。是夜觀看的這部由《絕世孖寶》導演Peter Farrelly執導,改編自真係真事的電影,就以兩位不同階層與種族的人物,透過一次的旅程,讓他們打破種族之間的隔膜。《綠簿旅友》一段友情不在乎於種族與階級的差異,一段旅程展現著二人的友誼,跨越了黑與白的友情。

《綠》片故事發生在六十年代的紐約市 ,非裔黑人鋼琴家Don Shirley因為要準備一次長達兩個月,走進種族歧視嚴重的南部作巡迴表演,他要聘請一位白人司機,除了要載他到目的地以外,更要保護他的安全,於是他便聘請曾於酒吧當保鑣的Tony Lip。於是,Tony便攜著專為黑人而設的安全旅遊指南「綠簿」,帶著Don走進這歧視次國境,Tony亦因此感受到被受歧視的感受,Tony與Don亦因這一段的旅程,而建立著一段微渺的友誼……

導演Peter Farrelly為荷里活導演、編劇、監製,他與弟弟Bobby Farrelly一起製作過不少喜劇電影作品,1994年編導首部電影作品《絕》片,及後他們二人合導的包括《情迷索瑪莉》、《豬兜有情人》、《愛情黐根SHOW》與《真的想飛你》等等,2013年,Peter Farrelly成為其中一位導演,參與執導電影《喪星玩轉荷里活》。

《綠》片是Peter Farrelly相隔四年後執導的作品,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從電影的海報設計上,就已經很清晰地表達著電影的的主題,是關於不同種族的相處和溝通。然而,這類型的電影確實不少,要突圍而出也的確不易,Peter Farrelly這次卻改編這兩位真人真事的故事,能夠容易投入故事的發展。

無論是舊日還是今天,種族歧視的問題一直存在,這不只是因為文化的差異,還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目光,總是令人難堪。影片中的Tony Lip生活在一個對黑人有歧視的家庭裡,就算是一隻黑人用過的杯,也會棄掉,後來因遇上Don Shirley,他開始放下了歧視的目光,接受跟不同種族的溝通相處。而在Don Shirley的角度裡,因為他的種族關係,一直只能當作被動的一群,旁人總會帶著有色眼鏡,令他們只能躲避。

從紐約市開車走到南部的地方,這段公路旅程,面對著社會的歧視與階級觀念的問題,對於Don Shirey與Tony Lip來說,卻是改變了他們對不同種族之間的看法和態度。每一場的演奏表演,兩個種族聚看似是種族的融合,可是掌聲的前後,這份歧視的態度一直存在,永遠都會建立了一道牆壁,分隔開彼此間的關係。

《綠》片有別於Peter Farrelly曾經執導的電影作品風格,這次不再以喜劇形式詮釋,卻嘗試以輕鬆風趣的格局,探討著種族歧視與不同層階級所帶來的社會議題。導演的表現卻是有很大的驚喜,電影格調平實,整體結構工整,起承轉合的敘事方式,隨著旅程的經歷,描寫著兩者的友情。

片中兩位主要的演員均有突出的表現,演出Tony Lip的Viggo Mortensen,在片中擺脫過往在電影中的形象(尤其是《魔戒三部曲》時期的他),這個角色既是有點粗魯,而他在角色的揣摩上,表現收放自如,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而演出Don Shirley的Mahershala Ali,角色比較內歛,他在演出表現恰如其分,二人在片中多場的同場演出,擦出很大的火花。

《綠》片流露著一份真誠的友誼,自然討好,直接地探討著社會不同種族與階級觀念狀況,故事以公路電影的敘事形式詮釋,呈現出兩者的感情推進。導演的技巧純熟,縱使風格有變,但是仍然貫徹了他的喜劇電影特色,片中演員的精湛的演出,賞心悅目,隨著他們的演繹,呈現出角色之間的友誼。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