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0月28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曾幾何時的華語電影,不論是武俠電影,或是黑幫電影,都會掛上「江湖」二字,無他的,在這些類型的電影世界裡,活在「江湖」裡,稱兄道弟,有情有義。繼《山河故人》後,賈樟柯最新執導的作品,跟「江湖」拉上了關係,不過他卻以不同的形式,揉合著其個人的風格,把「江湖」重新定義和詮釋。《江湖兒女》貫徹賈樟柯的個人格調和色彩,呼應他的舊日作品,娓娓道來一段江湖的情與義。
《江》片故事從2001年開始,巧巧一直跟隨著黑幫龍頭大哥斌哥,巧巧希望有一天能夠跟斌哥結婚,可是他對於愛情卻有另一種的想法。一天,斌哥突然被襲,巧巧為了拯救他,她拿起槍以示威嚇,但換來的卻是五年的牢獄之苦。巧巧重獲自由後,走到三峽,重返舊地踏上尋找斌哥之路,然而卻一直找不到他的下落。2018年,巧巧跟斌哥重遇,他們之間的感情又再重燃,但是他們的關係卻漸漸變得沉澱……
從賈樟柯的短篇作品《小山回家》開始,他的電影就在展現著濃厚的山西情懷,而這份氛圍一直地伸延著他的劇情長片與紀錄片間,從《小武》走到《山》片,在賈樟柯的鏡頭下,呈現著寫實的都市景象。賈樟柯的電影瀰漫著淡然的調子,就算是在《天注定》中,對社會存有不滿和恨仇的姜武,也道出了生活中的一點憂傷。
《江》片延續賈樟柯過往執導電影的一脈相承舖排,影片的故事主要是圍繞著對斌哥情深義重的巧巧,隨著時代的轉變,社會的變遷,一聲槍響,斌哥與巧巧遇上不同的經歷,二人由戀人變成陌路人,各自在「江湖」踏上不同的路,尋找自己的人生。影片開端斌哥跟其他「兄弟」一同舀酒,五湖四海皆兄弟,但是卻因為一次的意外,患難再不見真情,所謂的情義也被抹掉,剩下的是一直地支持著他的巧巧,但是斌哥明白到… 他不再屬於江湖。
電影裡不難找到賈樟柯作品的影子,從《任消遙》走上即刻淹沒的《三峽好人》,再回到《山》片對愛人的思念,《江》片中的斌斌與巧巧,不就是《任》片的他和她嗎?賈樟柯把此片跟他的「故鄉三部曲」連貫起來,題材人物互相呼應,都市的變遷卻勾起了《二十四城記》,而片中貫穿的三個年代,則是《山》片的延續,這都增添了影片的親切感。
電影貫徹了賈樟柯的特色,長鏡頭的拍攝手法,捕捉著社會的寫實景象。前半段的節奏比較明快,色調也比較強烈,呈現出江湖的剛強硬朗;後半段開始的影像則比較淡然平實,從都市的變遷走進人物對情義,兩段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影片最後的一幕,巧巧正在做飯,斌哥留下信封離開,跟《山》片中的沈濤 ,同樣地在做飯之時,她卻等待著兒子回來… 故人不在,山河依舊,正好切合在這兩片中。
賈樟柯很喜歡把時代流行曲放到影片裡,尤其是香港的歌曲,在《站台》中加上林子祥的「成吉思汗」,後來在紀錄片《無用》找到Beyond的「情人」,《三》片則聽到葉麗儀的「上海灘」與蘇芮的「酒干淌賣無」 。在《山》片中卻不能不提的是葉蒨文的「珍重」,以及影片首尾兩場的Pet Shop Boys的「Go West」 配上沈濤在兩個年代跳著同一舞蹈,年華不再,青春逝去,微微的笑容卻感受到人生的慨嘆。
今次在《江》片裡,賈樟柯再次起用葉蒨文的「淺醉一生」(《小》片是首次使用這歌),配上《喋血雙雄》(為該片插曲)的畫面,斌哥跟兄弟們一起抽著煙看著電影,呼應著彼此在江湖那兄弟情義。而後段則起用黃仲崑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寫著巧巧對斌哥之間的感情,儘管她為斌哥付出這麼多,但最後卻只能留下無奈的等待,「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巧巧輕輕的哼著,道盡了她的心底話。
從《小》片開始,在賈樟柯的電影中就會看到趙濤的演出,《江》片也是,同樣地成為片中的女主角,她再次演出巧巧這角色,表現仍然精彩奪目,她演繹跨越三個不同年代的巧巧,角色層次鮮明,自然流露著人物的神韻,再一次為賈樟柯筆下的女主角維妙維肖的演出,發揮得淋漓盡致。飾演斌哥的廖凡,外型切合角色,性格既剛強但含蓄內歛,演出平穩,但發揮相對不及趙濤的多。影片除了他們以外,有不少的演員和導演參與客串的演出,當中包括董子健、張譯、徐崢、丁嘉麗、張一白、刁亦男,與馮小剛等等,雖然他們出場的戲份不多,但各人都交足戲,表現準繩。
《江》片可說是賈樟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每個影像都留下了賈樟柯的個人風格,重拾著他過往電影的著筆,透過巧巧這女性角色,見證著中國時代的轉變,延續著他過往作品的細膩質樸,再三回味著山西的情懷… 人老了,但是情也在,這倒是《江》片中的江湖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