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的惡意 — 社會生存的絕望殘酷

日期:2018年3月29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本導演行定勳執導的電影作品中,大多數都是以青春與愛情題材為主,而在他執導的作品中,當然不得不提的是《在世界中心呼喚愛》,至今仍是令人難忘的愛情片之一。繼前作《愛不由自主》後,行定勳最新執導的電影,改編自岡崎京子的漫畫作品,描寫幾位年青少年面對生活的殘酷,譜寫著他們面對的青春殘酷物語。《河畔的惡意》行定勳再次走進青春的絕望,在泡沫經濟的社會裡,迷失在冷酷無情的世界。

《河》片故事講述高中女生若草幫助被前男友觀音崎欺凌的男生山田時,在河畔發現了一具已腐爛的屍體,山田更說這是他的寶藏,令若草對山田感到好奇。後來,若草認識了當模特兒的學妹吉川,她在人們面前表現自信,但背後卻一直暴飲暴食,摳喉再嘔吐出來。女生田島一直喜歡山田,然而田島的主動卻令山田反感之餘,田島亦發現山田跟若草在一起,令她感到絕望……

曾擔任岩井俊二執導的《情書》與《燕尾蝶》等作品副導演的行定勳,他過往執導的電影風格較為統一,既是浪漫愛情,亦有探討青春,從他早期的《GO!大暴走》、《日出時讓青春終結》、《東京同棲80後》、或是最近的《紅的告白式》等等,行定勳探討著青少年在社會裡面對的現實殘酷。2016年,行定勳參與日活電影的「日活羅曼色情電影」企劃,執導《撩亂的祼舞曲》。

《河》片改編自岡崎京子於1993至1994年發表的漫畫作品,故事背景設定在1994年的日本,那時正是泡沫經濟的年代,從六位青少年作為故事的骨幹,他們活在這絕望的社會裡,面對著那青春成長的殘酷,掙扎求存,笑容掩蓋著內心的恐懼與空虛,在河畔旁發現的「寶藏」,展現著人性的虛偽和貪婪。

行定勳透過4:3的影像拍攝,除了想將電影帶回九十年代之外,也是想利用影像的空間感,呈現出一份無形的壓迫,正是電影的那份抑壓感。觀看電影之時,即時想起了行定勳的前作《東》片,片中那五位青少年,面對著黑暗無情的生活手,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感覺上兩部作品是有點互相呼應,彼此均是彌漫著沉鬱的氛圍,刻劃著當代日本社會的寫實無情。

片中每一位人物的結局,總是帶著傷感和不愉快,尤其是田島的結局,她在人們面前總是笑面迎人,展現著自己開心的一面,但是她的笑容卻是在掩飾著內心的空虛,而她看到山田與若草的密切關係,內心亦湧現著一份仇恨。最終,田島作出報復之時,她選擇了犧牲自己,這不止是她面對著逃避,也是引申著要山田對她的一死,而悔疚一世,這個對於田島這人物的段落,顯然是更令人痛心和感到青春的殘酷。

片中幾位主要演員的演出,縱然未算十分突出,但是演出上,他們尚算恰如其分。二階堂富美在片中的全裸演出,確是影片的焦點所在,雖然在演出上也算是眾演員中較好的一位,但其實發揮不及她過往演出的電影多,表現只算普通。演出山田的吉沢亮,對於他在片中的表現卻感到失色,在片中幾乎沒有表情的演繹,那木獨的神情卻是令人對這角色沒有印象。相對較有印象演出的,大概是片中演出吉川的SUMIRE,以及演出田島的森川葵,她們在片中的角色較為複雜,兩位拿捏較為準繩,比較多一點的發揮。

無疑,近年行定勳的電影水準較為飄忽參差,前陣子的《深夜前的五分鐘》確是有點令人卻步的感覺,然而這次在《河》片整體表現,相對來就算是近期水準比較好的一部,但也未至於回到舊日的水準,影片一直徘徊在陰暗的氛圍裡,整體劇情略有鬆散,後段的敘事舖排卻是有引人入勝的觀感,最後的收筆亦留著一點思考空間,反思著對青少年在社會的生存意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