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下我記得 — 一段難以釋懷的夢

日期:2017年7月4日
地點:新光影城2廳

一直都很喜歡觀看日本的獨立製作電影,電影裡不只是在題材上,有很大的創作自由外,還有在影片的拍攝與處理上,能夠讓導演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日本導演中川龍太郎最新執導的作品,延續著他過往的電影素材,探討著今天社會的青少年所面對的不問題。《櫻花下我記得》內斂細膩的影像,描寫著今天年青人的生活現象,導演的精準技巧,淡然地刻劃著角色的情緒反覆。

《櫻》片故事講述瀧本初海的男友三年前去世後,她便辭去了老師的工作,到了一家麵店工作,在店裡認識了一位常來幫襯的手巾師傅志熊藤太郎,藤太郎對初海亦一直滿有好感。一天,初海在街上重遇她的舊學生楓,發現她被男友虐打,初海便一直照顧她保護她,希望楓能夠脫離這個生活環境。然而,在初海的心裡,其實是一直存在著沒有告人的秘密,她一直地想起她去世的男友,但亦想回到她的生活裡,直到這一天,她回到男友的老家,心結漸漸放開……

中川龍太郎生於1990年,2007年,他在高中時出版了首本詩集《雪に至る都》,2012執導首部電影長篇作品《Calling》,於美國波士頓影展中獲得最佳攝影,而同年另一執導長片《Tale of a Raindrop》入圍紐約獨立電影節,《櫻》片則是中川龍太郎最新執導的作品。

《櫻》片故事是以一位初海作為故事的主線,前半段的故事從她的男友三年前意外去世,辭去了老師的工作,一直地逗留在麵店裡。故事不少的篇幅是在捕捉著女主角的性格刻劃,在她的心裡一直都在回想起男朋友,未能再次投入一段新的感情,甚至是未能對舊日的感情釋懷,離開了本來的工作,走進了麵店裡,恍惚是在逃避著一點的事情,但也是在重新投入著不同的生活方式。

影片的後半段,隨著初海重遇舊同學楓,跟藤太郎之間的關係,以及朋友找她做代課老師的一刻,她嘗試再次投入自己的生活方式裡,忘記過去的一切。後來,她看到藤太郎製造的手巾,在那純白色的布上,點綴著不同的色彩,讓她的心裡漸漸被呼喚著。當初海回到男友家鄉的一刻,她才明白到如何再向前走進,漸漸打開著自己的心扉。

在片中,有不少的情節是從初海睡醒後開始,比喻著女主角於每一天的重新開始,從昔日趕緊上班去,到後來睡醒後看漫畫,或到戲院觀看《北非諜影》,縱使仍能忘記過去的傷痛,繼續自己的生活。而這亦是導演對於現在年青人的隱喻,不再沉溺於當前,該要積極地面對將來。

在導演的執導技巧上,中川龍太郎以簡潔的拍攝處理,從鏡頭裡的動人影像,讓觀眾慢慢地感受到角色的心情。影片的剪接與配樂平易近人,整體展現著電影中動人的旋律,末段的「蒙太奇」處理,以片中的場景重新組合而成,讓電影呈現著工整的結構,表現著導演的個人執導技巧。

在片中演繹初海的朝倉あき在片中的表現恰好,其角色較為內斂文靜,而她在演出上亦能夠發揮著這份神韻,刻下也會感受到初海心情裡那份忐忑鬱結,她在片中亦有一定的發揮,表現自然。

《櫻》片的日本片名為《四月の永い夢》,解作「四月最長的夢」,這大概可以理解作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在四月,而這一段「夢」則是初海的夢,這段在腦海裡一直未能忘懷的夢,初海要一直地生活下去。中川龍太郎第五部執導的長片《櫻》片,以懷念他的好友而拍攝的作品,整體彌漫著一份清淡的情感,平實的拍攝呈現著柔和的影像,流露著角色的心境反覆,向今天的年青人說要繼續的面對人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