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樂三束光 — 三段空虛寂寞的樂章

日期:2017年4月5日
地點:The Sky 3院

一直都頗喜歡觀看日本獨立製作的電影,主要的原因是覺得這類電影的題材設計上,都會比較寫實,自由度亦較大,如早期的園子溫、是枝裕和或石井裕也,或是近年的濱口竜介等等,都會有著相若的觀感。是夜觀看這部由《家族X》導演吉田光希最新執導的作品,以三位不同背景的女子,因為音樂而走在一起,譜出了她們和自的樂章。《尋樂三束光》平實地描寫著女性沉寂的心坎,音樂把她們喚醒起來,人物的寫照卻映照著日本社會的生活壓迫,男尊女卑的階級觀念。

《尋》片故事講述任職網球教練的正樹,公餘時間便回到他的倉庫,獨自創作不同的音樂。正樹在網球班中認識了有夫之婦美智子,她跟丈夫之間的婚姻關係日漸轉淡,卻因跟隨正樹到倉庫再次接觸音樂。美智子的朋友阿葵一直把自己彈奏的歌曲上載到音樂平台,她的音樂吸引了正樹以及他的朋友K。K激勵阿葵做出具有感染力的音樂,找來出道不久的女歌手阿綾助陣,希望她們能夠從音樂中,譜出了她們的寫照……

現年三十六歲的吉田光希,1980年生於日本東京,大學期間曾為導演諏訪敦彥的學生。吉田光希參與塚本晉也導演作品的製作,以累積電影製作的經驗。畢業後,吉田光希擔任不少的廣告工作,2007年自編自導首部長片作品《症例X》,於2008年的PIA電影節中奪得特別評審獎;2011年編導的第二部長片作品《家》片,則為第六十一屆柏林影展參展作品。

相隔六年後,吉田光希最新執導作品《尋》片,再次於柏林影展參展,這是一部關於音樂創作的電影,過往也有不少日本導演執導過這類素材的作品,如矢口史靖的《喇叭書院》、山下敦弘的《Linda、Linda、Linda》,或是沖田修一的《Band友愛回家》等等,這些作品的調子都會比較輕鬆幽默,充滿著勵志性的元素。然而,吉田光希則以較沉實的手法拍攝《尋》片,影片沒有輕鬆的調子,也沒有光亮影像的色調,卻以反調的描寫手法,顯露著人物角色的內心性格。

影片以正樹回到倉庫創作的一刻作開端,接著帶出跟他關連的人物 - 美智子與K,跟正樹之間的關係。美智子跟丈夫的淡漠感情,隨著音樂的重拾,生活漸漸充實;K的行為怪異,過份自我,但是… 他卻對音樂認真熱誠。美智子的朋友阿葵常把自己的音樂上載到網上平台,但是卻沒有把自己的樣子露面,這卻是映照著她埋藏著心底的鬱結;初出茅廬的女歌手阿綾,一直希望找一個讓她有表現發揮的空間,可是卻被唱片公司老闆控制著。正樹卻處身於第一身的角度,看著他們在這個以為能夠讓大家有很大自由的空間之時,彼此其實是在響奏著寂寥的音韻。

片中以不少的篇幅描寫各角色的心理性格,吉田光希以沉實的格局處理,展現出片中的人物的立體感,劇情的真實呈現。導演整體的執導技巧較為平舖直敍,每個角色的描寫卻較為表面,當中則以阿葵與美智子這兩個角色較為細膩,隨著劇情的發展,配合著影片的氛圍,以及她們的內心演譯,突顯出她們的空虛寂寞。

《尋》整體較為平淡,跟過往看過的音樂題材電影般的輕鬆調子截然不同,導演吉田光希利用電子音樂的虛幻旋律,以及鋼琴的簡單調子,比喻成片中人物的不同個性,樂章演奏著她們的空虛,流露著彼此的寂寞情感,切合著電影的格調,觀看時也會感受到她們的寂靜無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