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6月27日
地點:UA iSQUARE 2院
迪士尼與PIXAR這兩家合作無間的電影公司,確實創作出不少精彩,而令大人與小朋友同樣喜愛的動畫作品,無論是短片或是長片,總會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繼兩年前的《怪獸大學》後,PIXAR與迪士尼再度合作,創作了這部風格新穎,故事感動的一部動畫作品。 《玩轉腦朋友》題材具有創意性,影像上亦充滿層次感的色彩,故事的描寫讓觀眾產生共鳴,引申著不同的思考。
《玩》故事講及十一歲的Riley,跟隨父母一起搬到一個十分陌生的地方生活,令她回憶起以前跟朋友一起遊玩的日子… 在Riley的腦海裡,除了充滿著這些的回憶外,原來也有五位不同性格的朋友,一直是在操控著Riley的性格 — Joy,Sadness,Anger,Disgust與Fear。 他們各自代表著Riley不同的喜怒哀樂,缺一不可,而在他們的基地內,貯存著Riley的回憶。 一天,Joy與Sadness突然被送離基地,令其餘三位焦躁起來,而Riley也因為缺了兩種性格,行為亦變得怪異。 然而,那邊箱Joy與Sadness到了基地另一端,發現原來在Riley的腦海中,除了存有不同的回憶外,也留下不少的成長歷程……
還記得第一次觀看PIXAR的電影,並不是觀看其首部長片作品,反而是較早期的短片創作,其中1988年創作的《反斗小錫兵》更是《反斗奇兵》的雛型,《阿伯捉棋不敗之謎》的創作風格與題材,更是帶來很大的驚喜。 PIXAR的作品推動了立體動畫的創作,然而後來正式對PIXAR感認識的,一定是其深入民心的長片作品,如《反》片,《怪獸公司》,《超人特攻隊》,甚至感動得流淚兩行的《太空奇兵.威E》等等,都是為觀眾帶來對動畫另眼相看的觀感。
今次PIXAR在故事的創作上,可算是一個突破 — 導演說《玩》片的靈感來自他的女兒,小朋友的性格總是不定,大概導演也是找著這個一點,創作了這個故事。 影片藉著人的腦袋作為故事的背景,以人的性格創造出不同角色的特徵,人的腦袋化身成一個基地的設計,五位角色在這個基地內控制著片中人物的人性轉變,在創作上的確是有一點的新穎。 《玩》片保留了一貫PIXAR電影的風格,節奏明快,起承轉合的敘事手法,令這個故事的結構更完整流暢。
在影像上,《玩》片以不同的色彩來呈現人類腦海的世界,五位主角均以五種不同的顏色,來代表他們的性格,而在畫面上,則以不同的鮮明明亮色調,跟五位主角的顏色對比。 在人類腦海的世界,設計得十分細緻,趣緻地將人的情感和回憶,分別以不同的島嶼和球體來貯存起來,營造成一個宏大而色彩斑斕的界域。 而導演將片中人類世界的色調比較平實,角色的設計較為立體感重,看起來也比較實在。
每次觀看PIXAR的電影,總是會帶來歡樂的心情進場,然而多次卻是帶著感觸的心情離場,還記得當年在戲院觀看《反斗奇兵3》的末段,看得感觸而細聲哭泣。 今次《玩》片也有著相同的觀感,但感動在那段,暫時先賣關子,不過這個在觀看這段情節時,心裡也會突然一想 – 我們是否這麼容易忘記過去的回憶呢?片中出現不少PIXAR電影的影子,未知大家觀看時能否找到,這也的確是要仔細一看,也會勾起一點的記憶。
觀畢影片後,腦裡突然產生出很多的問題 – 其實我們的腦海中,是否真的是有這麼宏大的空間,內裡貯存不同的回憶,有代表著不同性格的小人物,控制著我們的思緒呢… 這樣可能也想多了。 不過,也在細心一想,我們不時也會勾起了一些回憶,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所帶來的過程,有時回想起來,也不其然會心微笑。 《玩》片除了帶來一份新穎的創意,與目不瑕給的影像觀感外,就是從故事的描述中,帶給一份回到成長時期的情感,留下深刻的回憶,也是這部作品最動人之處。
在〈玩轉腦朋友 — 勾起難忘的成長歷程〉中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