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邊緣 — 太空裡的無形壓迫

日期:2013年10月8日
地點:UA iSQUARE IMAX院

太空 — 這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除了可以在圖片與電視的影像中,能夠可以看到太空的奧妙以外,其實有不少的電影,也是在解構著這神秘的境界。曾執導《衰仔失樂園》的墨西哥導演Alfonso Cuarón這次作出一個新的嘗試,以3D制式拍攝他的新作,以太空作為背景的電影,無論是影像,演員,還是劇本與剪接,均是一部有很大驚喜的作品。《引力邊緣》整部作品充滿著很強烈的壓迫感,導演與演員均能夠表現出影片的緊張與沉重的氣氛,影片呈現出一段段節奏緊湊的情節,觀畢後仍留下一點難以平復的心情。

《引》故事發生於這個無邊無際的太空上,博士Ryan Stone與資深太空人Matt Kowalski一同到太空進行穿梭任務,正當他們在太空漫步著之時,突然遇到太空的碎石襲擊,擊毀了整部穿梭機,機上的工作人員全數罹難,只剩Ryan與Matt二人倖存,他們二人在這無助的情況飄流在太空中,以救生繩互相連繫著,尋找任何能夠生存的方法。他們二人面對著重重的危險,每一口氣都成為他們二人唯一生存的希望,可是氧氣量漸漸下降,眼前的卻產生出恐懼,究竟他們能否回到地球,還是只可以留在這無助的太空呢……

還記得觀看此片的預告片,應該是於一個月前在台灣觀看電影前看到的,從這闊大的銀幕中看到這一部的預告片,已經感到一份很強烈的壓迫感,由Sandra Bullock演的Ryan在太空上的徘徊,四面無人而在這無重狀態之下,顯出了她的內心恐懼與無助的一刻,就是這一個鏡頭的預告片,就已經很清晰地將影片的主旨,從這條預告片中演譯出來。無疑這已經是在宣傳上,達到一定的效用,加上該片段的氣氛,卻是呈現出不少的好奇感,也會有一份想入場感受的感覺。

這次選擇了觀看IMAX 3D版本,從不同方面聽來的意見,均是說此片的3D效果處理得十分突出,加上IMAX的效果,令整部作品帶來了很強烈的影像處理。Alfonso Cuarón早期的電影主要是文藝味道比較重,如《愛情有刺》,還有《衰》片等等,至《哈利波特 — 阿茲卡班的逃犯》開始嘗試不同的特技電影,而這次可算是他的個人示範作,無論是影像的捕捉,以及故事的舖排,均是一部能夠帶出強烈觀感的作品。

《引》片在整部作品來看,其實是有頗大的突破,此片的劇本由Alfonso Cuarón與他的兒子Jonás Cuarón合編,二人合寫的劇本其實沒有浩浩蕩蕩的劇情,每一場戲都是帶出了不同的氣氛,從那充滿神秘的空間,他們只可以單憑雙手,從危機中走出來,流暢的劇本就帶出了這一份的感覺。不過,片中不乏一些的幽默情節,跟過些恐懼感作對比,舒緩緊張的氣氛。除此以外,影片其中一個跟其他荷里活不同的,就是導演有份參與影片的剪接,這是比較少有的。導演親自操刀之下,影片就更加順暢,緊湊的節奏慢慢地滲透出來,影片引領著觀眾們墮入故事的發展。影片有不的主觀鏡頭,讓觀眾置身其中,感受到這九十分鐘的無助的內心恐懼。

全片的演員就只有George Clooney與Sandra Bullock兩位,兩位演員於片中的演出也是教有喜出望外的。George Clooney於片中的戲份其實不算多,風趣幽默的演出突顯了其角色的性格外,對比了現場的緊張氣氛。Sandra Bullock演的博士角色較為硬朗,對應了現場的感覺,而她的內心戲也控制得恰到好處,尤其她獨自一人在太空中求助的戲份,有很突出的表現。

影片的故事可以說是頗簡潔的,但再細一看,父子合作編寫的劇本,其實是充滿著很多細膩的支節,慢慢地投入了兩位主角的神情當中。以太空作為背景也是十分聰明的做法,這樣能夠有充分的空間,顯示出主角在逆境中如何找出他們的求生之路,同時間也可以有其他空間來作不同的事情發生,整體上有很強烈的前後呼應,令觀眾也可以留意著兩位主角的故事發展外,旁邊其實也有不少的事情在發生的。不能否認這次導演Alfonso Cuarón的嘗試是成功的,但這樣的故事設定,不是每一位導演都能夠容易功架得到的,所以此片能夠達到這樣的水準,其實已經超標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