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網 — 謊言遺留的烙印

日期:2013年4月15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3院

一部電影能夠吸引觀眾觀看,除了是導演的技巧與劇本的工整外,還有的就是演員的演出,基本上是以上的缺一不可,而是日觀看的這部作品,就是充滿著以上提及的元素,挾著導演(《家變》導演Thomas Vinterberg)的純熟導技,劇本的起伏與細緻的舖排,以及演員(《香奈兒的情人》Mads Mikkelsen)的精湛演出,就算是一部有感沉重,但無可否認的這是一部十分精彩而高潮迭起的電影。《誣網》是一部集合不同元素的作品,故事結構完整,導演的導技也十分純熟,演員能夠表現出收放自如的演譯,惟故事確實充滿很沉重的感覺,觀畢後心情仍未能平復。

《誣》片中的主角Lucas在一家幼稚園當校工的工作,他跟校內的小朋友們打成一遍,他們也很主動地跟Lucas玩,當中包括這位小女孩Klara-他好友Theo的女兒,Lucas對Klara一直愛護有加,而Klara也一直很喜歡跟Lucas一起,二人的感情十分要好。一天,Lucas被校長召見,原因是說有學生告訴校長他/她在校內被性騷擾,而騷擾他/她的人,就是Lucas,可是Lucas卻沒有做過此事,也不知道為何有此事的發生,但他沒法抗拒之下,只好停職。後來,這件事傳到整個市鎮,沒有人再相信Lucas,盡失人格,令他活於這沉重的壓力之下,但是Lucas亦希望此事不要牽連他的前妻,他的兒子,亦希望能夠早日尋冤得雪,可是這個謊言卻傳得沒完沒了…

這類型的電影格局,看來也是有點的印象,不過感覺上就似乎是改編的作品比較多,原創故事就比較少,但正正因為這樣,就要從這類格局相若的電影突圍而出,就是要在劇本上著手,從故事的舖排來鈙述故事的發展,當中挾著不同的細節,令影片起了很大的起伏,高潮迭起的劇情,卻是令影片產生強烈觀感的重要元素。而近年看過不少的劇情片當中,就似是欠缺了這樣的高潮迭起的觀感 — 不是完全沒有,就算是有的,也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而在不同的配合之下,《誣》以一部原創的故事作為藍本,加上導演與演員的精彩表現,拍出了一部十分精彩而有水準的作品。

《誣》片的故事確實有點意想不到,但仔細地一想,其實若然這件事件發生於現實社會上,這也不足為奇,因為大人永遠都會相信小朋友的說話,而這一句說話,就足以影響到他人往後的生活。影片的開始就交代出Lucas的為人性格,他得到朋友與學校的學生們信任,後來卻因為當中學生的一句說話,令他的人格突然盡失,失去工作,失去朋友,甚至幾乎失去親人。在故事的發展之下,看到男主角Lucas在事件發生過後的起伏,令他受到很強烈與沉重的排斥,令整個社會都跟他變成敵人,在這無助的情況之下,可以幫到他的,就是有家庭的信任,以及其兒子的義父幫助(也是他的朋友),才能夠脫離這殘酷的一刻。可是,事件卻不是這樣就此完結。

導演Thomas Vinterberg將這個故事拍得很有層次感,每每都是帶出很緊湊的劇情張力,每一個情節的故事發展均是高潮迭起。除此以外,在導演有份參與的劇本上,留下了很多伏線,讓觀眾們可以在觀看期間,慢慢地在推敲故事的發展,直到最後的一刻,也深深地感受到那無形的壓力,沉重的心情漸漸地沉積在腦海之中,這時卻被這份的壓迫感而感到很沉重,直到影片的最後一刻,那份感覺仍是未能釋懷。導演的導技方面,確實是十分純熟,從故事的發展至人物角色的性格轉變,兩者既是配合得整整有條,也能突顯出故事的劇情張力,把影片推展得不同的起伏,令整體產生出一份寒慄的感覺。

影片拍得很細緻,導演以很多不同的對比手法,來帶出對男主角心情的起伏,由本來笑容可掬的Lucas,突然遇上這件連自己也想不通的事件,令他的心境產生強烈的變化,在人物的刻寫上,展現出那深層次的內心世界。片中最為明顯的對比,就是導演利用光線的照射,來反映出男主角內心的痛恨與無助,直到最後一刻,他仍相信希望的存在,可是這一道光線,也在跟著觀眾們說,原來這不才是真正(大家想見到)的結局。導演就是要在說,每一件事發生了以後,無論事件最終解決與否,事件在這影響別人之下,只會一直沒完沒了的繼續下去。在影片的其中一幕,亦即是電影海報上的這個畫面,男主角Lucas回頭望著他的好友Theo,這個眼神充滿痛恨與無助,也正正是Lucas這刻的心情,從平安夜這節目的襯托下,這個對比確實沉痛。

片中的舖排十分精密,導演沒有刻意地將男主角的背景鈙述,開始不久就交代出他是朋友與學生眼中的好人,及後就因為一個慌言,令他失去了所有東西,縱使自己沒有做過,但是旁人的一句說話,就便成了事情發大的轉列點,也因為這個轉列點,令整個故事也產生了很大起伏,從而令整個氣氛也變得沉重起來。影片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 — 在男主角的角度來看,因為這個謊言的「指控」,卻令他受到這個罪名,縱使最後他無罪釋放,但在旁人的眼光來看,仍對他有所保留;在其他的人角度來看,他這個好人的外表,其實是一直他本人的本性,還是一直在他們面前假裝的呢?這兩個不同的角度,其實也似是在反問著雙方-眼前的一切,是真實還是虛偽呢?影片雖然沒有給予大家一個答案,但是最後的一幕,以一個簡單利落的鏡頭收尾,這個鏡頭就已跟大家說了。

片中的男主角Mads Mikkelsen去年在康城影展就憑著《誣》片奪得康城影帝,他在片中的演出,確實是歎為觀止。他在《誣》片中演出收放自如,把角色拿捏得精準有力,從角色的性格轉變下,能夠掌握得十分細膩,他在片中也有不少的內心戲,而他也能夠把握得很平穩,從他的平實演譯之下,令這角色所受到的攻擊顯得痛心,看者也感受到這份的沉重感覺。而演Lucas好友Theo由在《家》片中已合作的Thomas Bo Larsen,他於片中同時演譯其中一位女學生的父親,他於片中也有不少的內心戲,雖然相比之下會比較少一點,但是他也能夠演到對愛女心切的感受,表現出身為父母,如何從這事情中保護兒女。

《誣》片整體充滿著一份沉重而寒慄的感覺,而這份感覺就是從一件事而影響至家庭,朋友,工作,甚至整個社會的無形攻擊,在這個無助的情況之下,就只好憑著自己的意志,悍衛對別人的目光。片中的所有人物(包括男主角)都是活在這一個存有真偽而殘酷的社會中,他們也難以分辦眼前的其實是對還是錯,是真還是假。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他們的每一言每一語也可以是事實,也可以是謊言,只是… 你/妳是相信那一方吧。就算Lucas的人品有多好,只要是小朋友的一句,無論孰真孰假,就已經看清楚所有人的真面目,這… 就是現實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