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夢裡人 — 無聲勝有聲的真摯感情和遺憾

日期:2024年5月20日
地點:PREMIERE ELEMENTS THX院

有些電影,對白繁多,縱使故事易於理解,但卻未必能夠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些電影,對白不多,甚至沒有,既是能夠把故事表達得容易理解之餘,更可會讓人感動。是夜觀看這部由《白雪公主之鬥牛場激情篇》西班牙導演Pablo Berger自編自導的首部動畫電影,改編自同名漫畫作品,再次以沒有對白的模式,執導了這部令人刻骨銘心和感動的動畫。《汪汪夢裡人》畫風簡潔清新,充滿很多想像空間,骨子裡寫下彼此之間我情感遺憾,

《汪》片故事發生在八十年代的曼克頓,狗狗終日在家無所事事,看厭了電視節目,厭倦了孤單的生活,這時,狗看到一個廣告,是一個智能機械人的廣告,於是,狗狗便把機械化買回來,自此,機械人就成為了狗的伴侶,一起遊走曼克頓,一起漫遊大街小巷。可是,一次的意外,機械人被迫逗留在已關的沙灘上,狗狗又再回到孤獨的生活,而機械人則則獨自躺在沙灘上,不斷地幻想回到狗狗的身邊,最後,狗狗與機械人能否重聚嗎?

回到觀感開始時所提及的問題,一部電影是否真的需要對白,才能夠讓觀眾對於故事發展,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嗎?《汪》片大概就能夠回答這個問題,這部改編自美國插畫家Sara Varon的同名漫畫作品,她的作品特色,就是以非人類作為故事角色,透過作品的創作,展現著個人獨特風格的漫畫。

《汪》片從「孤單」作開端,簡約的篇幅,交代出主角狗狗的寂寞心境,獨自在家中看電影食飯,悶悶不樂的狗狗,望著其他動物都有朋友與伴侶,狗狗也有這樣的期望。後來,因為智能機械人的出現,生活漸漸變得繽紛和精彩,也不再孤單。電影的角色雖然設定有動物,但是片中的角色,性格跟人類沒有差別,情感豐富,就算沒有一句對白,但從畫面上觀看著兩位主角之間的互動,就已經感受到影片的細膩情感,慢慢地投進於彼此的關係和感情之中。

Pablo Berger的作品並不多,但是每部作品均是自編自導,包括《汪》片。2012年由他自編自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白》片,是以沒有對白的默片模式執導,今次則是以動畫的格式處理,兩個不同的風格和類型,同樣地沒有任何對白的方式,兩部作品均能夠清晰地表達著故事的起承轉合,結合不同穿元素,能夠呈現出電影的完整結構。

從影像上看到的角色設定,《汪》片似乎是一部適合兒童觀看的作品,但是,一直看著劇情的發展,卻發現這其實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動畫作品,當中具有不少的含意。因為電影沒有對白的關係,故觀看的時候,能夠專注於畫面上,捕捉兩位主要角色之間的關係和感情,細膩素樸的情感,更為深刻動人。

電影其中一個特色,是片中有不少的情節,取材自其他電影的經典場面,當中更為十分經典和熟悉的場面,為了保留驚喜感,就不在此談。不過,導演套用經典電影場面,為電影增添了可觀性,呈現出八十年代的紐約,同時讓觀眾投入電影的幻想世界之中,切合電影的獨特風格,沉醉於光影與兩位主角的感情之間。

原作漫畫與電影的片名《Robot Dreams》,其實已經道出了故事的其中一個主題 — 智能機械人的夢境。《汪》片透過夢境的轉換,悲喜交集的劇情,展現著狗狗與智能機械人的夢境存在,縱使電影沒有對白,但是,無聲勝有聲,電影顯得更獨特,娓娓道來一段愛恨別離,真摯動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