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兄弟的傳說 — 樂隊成名的傳奇一生

日期:2019年4月19日
地點:新光影城2廳

八十年代的日本流行音樂,風靡一時,那個時期的日本偶像熱潮,吹到不同的亞洲地區,當中包括中森明菜、小泉今日子、近藤真彥、松田聖子、尾崎豐與中山美穗等等,都是當時得令的日本流行音樂偶像代表。是日觀看這部由日本導演手塚真於1985年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就以一隊曾經紅極一時的二人搖滾樂隊組合,在一次的表演中回憶起他們當年的喜和悲。《星塵兄弟的傳說》動感十足的故事和影像,揉合著不同的元素,音樂的動感節拍,顯現著極具特色和個人風格的電影。

《星》片故事講述阿完與慎吾分別來自兩個不同的樂隊組合,他們二人一直互相討厭對方,一天,他們二人同時被星探發搖,被邀請組成一隊樂隊,命名為「星塵兄弟」,他們還要對外宣稱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弟,但是為了成名,阿完與慎吾二人只好接受,這時,他們同時遇到女子小毬藻,她的出現亦成為了「星塵兄弟」的動力。隨著樂隊的大紅大紫,他們各自亦因不同的「引誘」而影響二人的感情,後來卻因一次的演出失敗而中止合約,星探改力捧另一偶像,然而,在這力捧偶像的背後,卻是一場政府的壓制,「星塵兄弟」還有機會回到舞台上演出嗎?

手塚真是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的兒子,1978年他執導首部8米厘電影作品《FANTASTIC★PARTY》,翌年執導兩部8米厘作品《UNK》與《HIGH-SCHOOL-TERROR》,1981年執導16米厘作品《SPh》,後期執導的作品包括《妖怪天國》、《白痴》、《實驗映画》等等,他最新執導作品為《星》片續集《新星塵兄弟的傳說》。

《星》片是手塚真於1985年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電影的構思來自日本電子音樂大師近田春夫,由手塚真編寫劇本。電影的故事設定是從阿完與慎吾組成的「星塵兄弟」的舞台上,在電次的表演中回想起他們的成名故事,他們成名可謂一帆風順,但是因為成名過後,他們感到生活被困於工作裡,慎吾與阿完二人開始分歧。最後,他們雖然不能再踏上大舞台,但是仍然能夠在小小的舞台上,跟台下的觀眾分享他們昔日的喜和悲。

影片的故事其實頗為簡單,完整的故事架構,流暢的敘事方式,縱使電影裡沒有很明顯的高潮,但是手塚真卻利用音樂的旋律,帶動著電影的節奏。劇情透過二人的回憶,重拾當年二人組成樂隊的過程,當中有友情,有愛情,亦有一段微妙的親情關係,譜出了這隊「星塵兄弟」的高低起迭。

電影以菲林拍攝,從電影中看到菲林放映時的粗微粒畫面,大概這是手塚真特地將當年以菲林拍攝時的的效果,今天把電影數碼化時保留下來,重拾三十多年前的電影特色。電影開始之時,以黑白的影像帶出在舞台下的一群座上客,加上那濃烈的黑白電影化妝,突顯出黑白電影的復古懷舊觀感,或多或少也是向舊日的黑白電影致敬。接著,當「星塵兄弟」出場的時候,他們卻以彩色登場,令黑白色彩的座上客感到驚訝,反映著座上客與「星塵兄弟」之間的不同。

電影寫實地描寫著當時八十年代的日本的音樂文化,崇拜偶像的熱潮,留意歌星的新聞報導,一窩蜂的搶購唱片,粉絲們不停地追星,這正好對照著今天的日本音樂文化潮流仍未減退。同時地,電影有不少的虛幻的影像融合其中,從片中慎吾因吸毒後產生著不同的幻覺,藉著電子音樂的襯托,更顯出了一份迷幻的官能刺激。

雖然《星》片拍攝於1985年,但是今天在銀幕上觀看時,絕對不感過時,尤其是那八十年代的音樂,由近田春夫負責的電影配樂和歌曲充滿感動,至今仍是聽出耳油,歌曲的旋律增添了電影的明快節奏。而片中亦有不少的歌唱的情節,歌手咪咀唱著自己的歌曲,配上一些當時已感時髦的台風動作,心裡不禁也會憶起昔日在電視上看到的音樂錄影帶般,留下深刻的回憶。

影片的最後一幕,「星塵兄弟」表演完結時,二人在台上冷嘲會否被當時的對手搶救,結果他們二人在台上被搶殺倒臥,本來一直冷待二人表演的觀眾們,卻突然拍起手來,他們二人的星途與人生走到終點,卻換來了掌聲,這也反諷著當時或現在本來是值得留戀的東西,終於要被失去才懂得珍惜,今天看起來確實諷刺得很。

《星》片充滿了手塚真的個人風格,導演技巧準繩,電影揉合著多元化的素材,隨著動感節拍的歌曲音樂,八十年代的純愛素材,強烈的色彩的影像,極具特色的攝影,生動有趣的演譯,配以天馬行空的動畫詮釋的情節,完全地展現著手塚真在畫面上的詮釋。電影本身也帶來了一點反思,無論舊日或現在,都應該要好好的珍惜眼前的一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