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 — 真實與虛幻的浪漫旅程

日期:2018年11月10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2016年,在戲院看過一部印象很深刻的中國電影,這部電影最令人刮目相看的,不只是片中那些詩句拼湊而成的影像,還有導演的表達手法,以及那一段長達四十多分鐘的長鏡頭,確是令人印象難忘,這部電影便是由中國畢贛導演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路邊野餐》。相隔三年後,畢贛自編自導第二部劇情長片作品,透過影像再次走進畢贛那動人美麗的家鄉。《地球最後的夜晚》延續畢贛的詩意景象,營造了一份動人細緻的情感,創造了個人的獨特標籤。

《地》片故事講述消失多時的羅紘武,準備回到凱里奔喪,這時他憶起了他的故友白貓,同時也回想起一位曾經跟他相遇過的神秘女子萬綺雯 — 1999年的時候,他們二人度過了一個秘密的夏天,可是… 羅紘武對她的背景卻完全不知道,羅紘武趁著這次回鄉,試圖尋找她的消息……

畢贛於1989年生於貴州凱里,他在十多歲時開始寫詩,2008年,畢贛考入山西傳媒學院編導系,主修電視專業。2010年執導首部短篇作品《南方》,2011年執導實驗電影《老虎》,作為他的畢業作業,同期執導的短片作品《金剛經》獲得了第19屆香港ifva評委會特別表揚獎,亦因為這部短片,畢贛正式進入電影行業。2015年首部自編自導的作品《路》片,影片風格獨得,分別獲得第52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第3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 — 金熱氣球獎、第68屆瑞士盧卡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獎及「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導演銀豹獎。

《地》片是畢贛第二部自編自導的作品,當知道他準備這部新作之時,第一刻就是勾起了觀看《路》片時的感覺,這是一部讓觀眾走進一段獨特的敘事空間裡,至今仍是歴歷在目。到了他的第二部編導作品,那又會帶什麼的新嘗試呢?電影的背景同樣地是發生在畢贛的家鄉 — 位於貴州的凱里,因為回鄉奔喪,羅紘武回憶起他的好友與跟他相遇過的神秘女子,記憶遊走,回到現在,又再走進了一段迷離的夜晚。

《地》片充滿著虛實的空間,透過剪接徘徊著羅紘武的過去與現在,隨著影像遊走到他的回憶,影像與音樂互相的揉合,形成了一種虛幻的景象。畢贛在《路》片中以詩句貫穿整部作品的脈絡,而在《地》片則主要是以影像作為主導,畢贛透過他的電影言語,探索著人物的思縮,過去與未來的尋覓,幻想與真實的意境。

電影整體看似破碎,支節互相沒有關連,影片的前半部份主要是描述羅紘武回鄉時期所產生的回憶,與現在之間的時空交錯,整個段落疑幻似真,影像色調鮮明,畫面構圖獨特。電影的後半部份,畢贛再次以長鏡頭的拍攝,處理整個段落的著筆點,長鏡是一段長達六十分鐘,利用3D效果,畫面呈現著一種獨特的立體質感,透過影像再次接近羅絃武,夢一般的景象,隨著他的身影,回眸他的回憶,孰真孰假,跟隨著他一起走進這個虛實的晚上。

林強再次為畢贛負責影片的配樂部份,這次夥拍許志遠的合作,為電影加入了不少的電子迷幻的元素,營造著一份似夢迷離的意境,與《路》片一脈相承。影片配上了伍佰與莫文蔚的歌曲「堅強的理由」,這個舖排刻下便想起台灣電影《范保德》裡,蕭雅全選用了羅大佑的「未來的主人翁」,描寫著主角的心境反覆情緒,此片同樣地起了這個作用。攝影部份同樣精彩,姚宏易、董勁松與David Chizallet三人的影像,展現著一份幻化的意境,讓觀眾也能夠投入著這段夢幻的旅程。

影片以黃覺演出的羅紘武連貫整部作品,黃覺在片中表現著角色的內歛情緒,表現平穩。久休復出的湯唯,在片中飾演的神秘女子萬綺雯,既能夠表現著角色的一份神秘感,她的美感更能令人目不瑕及。片中有不少演員的客串演出,當中以飾演白貓的李鴻其最為深刻,片中的他波希一句我對白,單憑表情的演出,印象難忘。而畢贛的姑丈陳永忠於片中再次參與演出,這次飾演黑幫頭目左宏元,其外型能夠展現著角色的神髓,戲份雖然不多,但已經歷歷在目。而飾演白貓母親的張艾嘉於片中亦作客串演出,恰如其分。

《地》片彷彿就是畢贛為自己的家鄉凱里所寫的第二封情書,透過不同的隱喻,以懸疑的故事格局,穿過人物的記憶,娓娓道來一份動人浪漫細膩的詩意情感,建立了新的電影言語風格。影片中的最後一幕,羅紘武與神秘女子的相聚,煙花漸漸地消逝,意味著他們走到晚上的最後一刻,這… 是一場夢嗎?大概這就是畢贛為觀眾所塑造出來的夢境影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