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4月8日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放映室
大約二十年前,那時在仍然命名為林百欣影院的香港藝術中心,觀看過一部至今仍然印象難忘的日本電影,當時這部電影由創造社發行,為何當時會進場觀看這部日本電影,至今仍然覺得只是一個巧合,那時對於導演與電影也沒有認識下進場,卻是驚喜萬分,這部由矢崎仁司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是一部很有個人風格的日本電影,亦是迄今為止,最喜愛的日本電影之一。《三月的獅子》一段兄妹的真心相愛,打破道德禁忌的猙獰面目,刻劃著動人細膩的情感。
《三》片故事講述哥哥春男與妹妹冰兒的關係一直很好,冰兒一直希望成為春男的戀人,因為一次的意外,春男失去了記憶,冰兒趁著機會,成為了他的情人。一天,冰兒從醫院帶春男回家,展開了他們的戀情,縱然春男失去記憶,但是他們也在承受著道德與感情的衝突,彼此互相的相愛……
矢崎仁司是日本當代的獨立自主導演,1980年執導首部劇情長片《午後微風》(至今仍未有機會觀看此片),該片利用十六米厘的拍攝,當時矢崎仁司仍然在學,以七個月時間的拍攝。《三》片是矢崎仁司第二部執導的劇情長片,是矢崎仁司相隔十一年後完成的作品,他是一位慢工出細貨的導演,接著的電影作品,均是相隔多年才完成。2010年開始,矢崎仁司相對比較多執導電影作品,差不多一至兩年完成一部作品,近年作品分別包括《X X X,Kiss Kiss Kiss》、《無伴奏》等等,2018年完成全新執導作品,由繼《四人吃的草莓蛋糕》後再合作的安藤政信主演。
第一次觀看《三》片,就是大約二十年前,那時創造社於香港藝術中心林百欣影院定期有放映活動,《三》片就是其中的一部,其實當時不認識誰是矢崎仁司(更何況那時網絡不發達,也不知道他曾執導《午》片),只是留意到有此片的放映,於是便進場看看這是一部甚麼的電影(回頭一想,為什麼沒有拿到電影介紹的單張呢?)。還記得那場放映觀眾其實不多,這好讓觀看時更為投入,過了接近兩小時的觀影後,已經忘記那時第一刻的反應是什麼,只是記得… 很喜歡《三》片,已有再進場觀看的意慾。結果,每次當《三》片再次放映時,也必購票進場觀看,百看不厭,總會有不同的觀感。
《三》片的故事是以一位戀愛上了哥哥的妹妹,從妹妹的第一身角度,如何能夠讓哥哥喜歡自己。當然,這是在道德禁忌上不能接受的事,但是矢崎仁司卻不是在討論著這段戀情接受與否,而是這段愛情的萌芽,這倒是一個純愛的故事。影片的開端利用兄妹的相片,以及字幕交代著兩兄妹的關係和感情,接著的一幕,妹妹赤裸裸的坐在屋內,有一種對情感的思念流露著。接著,妹妹帶來大大的冰箱,從本來他們居住的家離開,到醫院接哥哥後,回到新的家,大概也會明白到妹妹的用意,是不想哥哥勾起記憶。
電影主要的背景,是一個正在拆卸的地區,春男與冰兒新搬居住的地方也正要面臨清拆,鄰居們正要遷離之時,他們卻要搬入,這正好是比喻著這段兄妹之間的戀情,儘管面對著旁人的眼光,但是他們的情感卻打破了道德的枷鎖。影片的中段,從這段兄妹的戀情間,加插了一對老年夫妻的感情描寫,篇幅不多,但這卻正好映照著春男與冰兒的這段戀情,冰兒看著他們的恩愛,就算是知道自己跟哥哥的愛戀,未必能夠開花結果,但是她仍然要繼續跟哥哥相愛。
《三》片確是很有獨特的格調和藝術性,片名其實是引用俚語「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it goes out like a lamb」,比喻著他們之間的感情,開始的時候猶如三月初時的寒冷,後來相愛過後,卻漸漸感到溫柔怡人,這個比喻卻倒是很有詩意。電影的對白不多,色調暗淡,較多的長鏡頭運用,以平實的手法描寫,導演利用二人的表情,捉摸著他們的感情,當他們的感情漸濃,妹妹輕輕的依傍在哥哥身邊,這份溫暖的感覺卻引申著無形的殘酷壓抑。
春男時常在玻璃鏡中回看自己的樣子,從醫院裡看著一臉呆滯的自己,到工作的地盤外看著自己的轉變,記憶亦漸漸勾起恢復,破碎的玻璃鏡,暗示著禁忌打破,最後更走到他們的舊屋,但是他仍然接受妹妹的這段感情,二人的相愛卻忘記了自己的身份。
《三》片在雖然題材上會令人感到喘息的感覺,但是矢崎仁司則以柔和簡約的手法演繹,呈現著一份動人的情感。最後的一幕,春男看著冰兒誕下嬰兒,手執兩支冰條,等待著冰兒與他一起的分享,這份感情由女性的主導回到男性的身上,縱使一切記憶已經恢復,壓抑漸漸轉淡,揉合著溫暖的感覺,愛情其實就是這樣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