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去月球 — 帶我去九十年代的台灣校園

日期:2017年11月30日
地點:星影匯1院

「校園青春電影」早已成為台灣電影其中的重要素材,幾乎每年總會有一兩部同類的電影上映,當然… 這個風頭總是蓋不過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對面的女孩殺過來》的導演謝駿毅,他最新執導的作品就以去世台灣歌手張雨生的歌曲點題,把觀眾帶回九十年代的台灣,從歌曲細味著當時的校園青春氣息。《帶我去月球》從現實回到過去,重拾一個寫實追夢的故事,勾起九十年代的青春,似曾相識的劇情舖陳,張雨生的歌曲撩動著觀眾的情感……

《帶》片故事講述在讀書的時候,汪正翔、李恩佩、阿勝、大包、大八與小芬因為喜歡張雨生,而組成了「月球幫」樂團,他們時常放學後就一起練歌,為了在台上展現著他們的光采,而恩佩的夢想是成為一位歌手,最後她被甄選到日本發展。二十年後,他們重聚在一起,可是這次的重聚,卻是因為出席恩佩的喪禮,這晚最傷心的是一直默默支持她的正翔,然而,在這天晚上,正翔突然回到二十年前,仍然穿著校服的年代,為了改變現實的結局,他決定要改寫歷史,阻止恩佩參加甄選……

對於這類校園青春題材的電影,早已有點似曾相識,或是開始有點看膩的感覺,無疑這是因為同一條的方程式,只是放在不同的人物或空間裡,卻是顯得有點重覆的感覺。《帶》片改編自由馮攰棣電影劇本徵選作品《台北雨生》,以台灣已故歌手張雨生作為影片的主題,利用他的歌曲從電影中穿插著這個青春校園電影。

影片以倒敍法的描寫手法舖排,先從正翔到日本尋找恩佩作為影片的開端,交代著恩佩來到日本後,本來帶來希望的她,卻遇到了人生的挫折。後來恩佩去世後,接著正翔便在巧合之下回到穿上校服的年代,重遇當年的戰友們,包括為夢想而一直追尋的恩佩。故事的發展中,縱然正翔一直支持恩佩,但是他個知道未來的一切,於是想盡不同的方法,令恩佩不能參加甄選比賽,就在這個突如其來的轉變,漸漸改變他們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的「未來」……

從影片中看到不少九十年代時期的人和物,其中一場就將西門町的電影街(武昌街)以九十年代面貌重新呈現出來,雖然在那個時代仍未立足過台北,但從片中看到日新威秀影城與樂聲戲院等戲院舊貌的出現,確是充滿熟悉的感覺。當然,活在九十年代的,對於片中有不少的情節亦有不少的共鳴感,當中迷戀偶像、他媽哥池、甚至日本AV女優等等,都是曾經親身經歷過,難免觀看時也會會心一笑。

在之前數部關於校園青春的電影裡,主要是著筆於愛情的素材上,然而在《帶》片中,愛情的元素卻不是佔有很重的篇幅,反而是著重於彼此之間的友情關係,縱使片中亦有交代正翔跟恩佩二人之間的感情建立,但這份關係微妙,放輕了對於愛情的刻劃,這有別於過往同類題材的電影。

片中利用兩場車禍的情節,把正翔穿梭現在與過去,現實中,張雨生當年就是因為車禍而去世,大概是編劇利用這一個情節,呼應張雨生當年車禍的事件,顯出了編劇與導演在創作上的用心。

影片是向張雨生致敬的作品,片中亦出現了不少張雨生的歌曲作品,大概今天的觀眾未必認識張雨生的歌曲,但是他的歌曲動聽悅耳。影片的片名就以張雨生其中一首歌曲「帶我去月球」為題,電影裡的「月球幫」也以此歌參加比賽,除此以外,「不想失去你」、「我的未來不是夢」等歌曲跟劇一脈相承,在張雨生演唱會的情節中(當然是找別人飾演他吧),響起張雨生的「我期待」,正翔與恩佩輕輕牽著手,聽著歌曲頓時也被感動起來。

片中找來劉以豪與宋芸樺演出兩位主要角色,演出多部電視劇的劉以豪,這次在電影中擔正的演出,雖然在角色上顯出溫柔的感覺,但是在整體演出的表現卻未算十分突出,大概他在片中的發揮也不算很大,演技上亦有待改進。反觀,縱使宋芸樺在片中「又再」演出學生角色,但是這次表現卻是教有驚喜,片中不只是獻唱歌曲,在片中的感情掌握準繩,表現恰如其分。

《帶》片其中有兩句對白較深印象的,是恩佩說的「只要你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你就是最完美的」,與正翔接著說的「你不用完美,也值得被愛」,這兩句對白顯出了他們二人不同的價值觀,恩佩一直追夢,正翔卻較為現實,兩者最終沒有走在一起,這也不足為奇,最後正翔回到現在,在西門町的大電視上看到恩,他是否改變了未來呢?還是這只是給正翔一個回憶呢?呼應著「帶我去月球」這個片名,從現實中走到虛幻,這大概也是正翔給自己的一個改變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