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11月14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近年的香港新導演,他們首部執導的作品,會以捕捉一些香港面對的問題,作為電影的主題,例如在年初由王進執導的《一念無明》中,則以探討抑鬱病患者,如何面對社會的歧視。曾經為黃修平執導作品《狂舞派》任編劇的陳大利,首部自編自導的作品,就以一位母親帶著他那患上自閉症的兒子,如何從生活的陰霾裡看到一絲的曙光。《黃金花》相依為命的母子面對著生活的困難,彼此從逆境中一起渡過,譜出一段溫馨動人的親情,陳大利的劇本細膩感動,毛舜筠與凌文龍的演出印象深刻。
《黃》片故事講述居住在大埔屋邨的師奶黃金花,與任駕車師傅的丈夫及二十歲的兒子光仔,一家三口過著平淡樸實的生活。光仔出世時,被診症患上自閉症與輕度弱智,那時他的丈夫一直不在家中照顧他們,自此黃金花每天要帶著他的起居飲食,他們二人的關係要好。隨著光仔的長大,黃金花開始敵不過光仔的反抗能力,加上丈夫厭倦家裡的生活而出外偷食,令黃金花的生活裡添上很多的傷痕……
曾任多部電影作品編劇的陳大利,首部編劇作為2004年跟雷宇揚與李思臻合編的《墨斗先生》,2008年開始與黃子桓合編由葉偉信執導的《葉問》系列,2013年,陳大利為黃修平執導的《狂》編寫劇本。2010年,陳大利自編自導短片劇情短片《氣球》,影片為2010年鮮浪潮本地競賽(公開組)作品。
陳大利首次自編自導的作品,就以一個居住在政府屋邨(大埔廣福邨與大元邨)的家庭作為故事的骨幹,生活在屋邨裡的家庭的黃金花,可算是typical的屋邨師奶,每天早上為丈夫與兒子做早餐,之後到街市買餸準備晚飯,空餘時間跟屋邨其他的師奶們一起參加針織班… 唯一不同的,可能是黃金花帶著患病的兒子。影片的開端以訪問的形式,帶出黃金花與光仔的出現,簡單清晰的舖排,讓這角色更為寫實立體。
觀看電影之時,忽然腦海裡浮現了陳果的《香港製造》,無獨有偶的是故事背景發生在屋邨(《香》片發生在沙田禾輋邨),兩者分別都看到在屋邨裡鄰里之間的關係 — 問隔離單位借豉油、在街市裡寒暄幾句、一起參加學習班等等,這都展現著香港的一點情懷與特色。《黃》片把背景放在屋邨裡,讓觀眾有一種很親切熟悉的感覺,師奶們之間那字字珠璣的對白,卻是刻劃著在屋邨裡,人與人之間的關懷。
《黃》片跟陳大利過往編劇作品的格調不同,今次以細膩動人的舖排,描寫著一段寫實的故事,簡潔撲實的故事,捕捉著居住在屋邨的家庭,關於自閉症的少年。陳大利以不少的素材放在影片裡,從家庭之間的溫暖、鄰居之間的關心、對病患者的歧視等等,令電影充滿著真實感。電影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強烈的高潮起伏,淡然的情感慢慢流露,譜寫著感動的母子之情。
片中最為深刻印象的,莫過於飾演母子的毛舜筠與凌文龍在片中的演出 — 毛舜筠的演出無庸置疑,她今次在片中演出的黃金花,表現收放自如,演活了典型屋邨師奶的神韻。飾演光仔的凌文龍本為香港話劇團的演員,他在影片中把這角色演得入木三分,撇開了話劇模式的演出,演出自然,展現著其角色的個性,他們二人的多場演出,擦出了很大的火花。除了他們之外,片中其他的演員,如呂良偉、劉美君、江欣燕、林兆霞與冼先麗等等,他們的演出表現恰好。
《黃》片的最後一場,回到影片的開端,首尾呼應的舖排,完整的故事結構,道出了這一對母子之間的感情轉捩。影片探討著今天社會正在面對的關懷,彼此互相的包容,才能夠過著安穩愉快的生活。整部作品沒有過份的催淚,看畢影片後雙眼自然流淚兩行,感動自然地流露。《黃金花》這個片名感覺充滿陽光氣息,但影片卻帶著一點的沉重,最後一幕以黃金花與光仔的笑容收筆,寫上一段動人完美的親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