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電影中心 — 光影歲月二十載

20141230082015077_0001-1
曾位於彌敦道與文明里交界的即日放映廣告牌
地址 香港九龍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
開幕日期 1996年11月20日(1院及3院)
1996年12月19日(2院及4院)
院線 百老匯院線
院數 4
影院座位 160(裝修前,1院至4院)
115(裝修後,1院至4院)
網站 bc.cinema.com.hk

戲院簡介

20161125_204817
百老匯電影中心開幕廣告

1996年11月20日,位於油麻地駿發花園的百老匯電影中心正式開幕,由安樂影片旗下的百老匯院線(前稱安樂院線)經營至今,戲院主要是以放映非主流藝術電影。

開幕當天只開設兩間影院,分別為1院及3院,而兩部開幕電影分別為法國電影《兩性三人痕》、以及周防正行執導的日本電影《談談情,跳跳舞》,而2院及4院亦於12月19日相繼投入服務,分別放映南斯拉夫電影《沒有天空的都市》、以及兩部英國動畫作品《超級無敵掌門狗》與《超級無敵逐套捉》。

開幕初期

dsc00153
曾位於彌敦道與眾坊街交界的廣告牌

百老匯電影中心還未開幕之時,為了讓影迷們知道戲院開幕的資訊,於是推出了一本精美的小冊子,內頁附有電影中心的簡介與宗旨、設計構思、還有不同的影片選擇,對於一位電影中心的影迷來說,是一本很值得收藏的書刊。

百老匯電影中心座落於當時剛落成不久的駿發花園第二期,由於地理環境問題,很多觀眾們亦未必懂得從油麻地地鐵站前往電影中心,於是戲院方面便於彌敦道油麻地的位置,設置不同的指示牌,指示觀眾們如何到達電影中心。

百老匯電影中心開幕初期,大部份放映的電影均是獨家放映為主,主要是以較非主流性的電影放映。在影院的網站簡介中,介紹“百老匯電影中心是一個獨一無二且多采多姿的電影中心”,電影中心為影迷們帶來不少精彩的電影,亦拓展大家的觀影空間。

戲院設置

img_3340
裝修前的百老匯電影中心影院

仍未裝修前的電影中心,座位以左右兩旁的排列,每間影院均是160個坐位,銀幕則設於前方出口較高的位置,屬於當時戲院設計中比較少見的。由於當時電影中心放映的電影主要是藝術電影,在音響上未需要太大的需求,所以當時四間影院均以Stereo與SRD作為主要的音響設備。

四間影院中,以四院的設計較為特別,影院的銀幕設有簾幕,旁邊設有兩盞射燈,在銀幕下亦設有一個小型舞台,可以讓嘉賓於電影放映後的映後活動之用。

img_3709
裝修前於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的簾幕

2011年, 電影中心進行一次很大型的裝修,除了戲院建築物外牆翻新外,四間影院的座位亦重新編排,座位由160個位減至115個座位。當中兩間影院的戲院外牆設有小窗戶,在影片放映前可從戲院內瞭望街外景,這亦是香港戲院的獨有設計,而影片準備放映時,窗簾便會關上,亦意味著電影即將放映。

電影節目

dsc07532
英倫電影定格、東瀛影畫大展小冊子

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辦不同大小規模的電影放映活動,無論是主辦還是協辦,這些電影節見都是能夠讓影迷們從節目中看到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出色電影,這亦是電影中心的宗旨,為影迷們推廣不同的電影。而首個由電影中心舉辦的電影放映活動,是1997年5月舉行的伊力盧馬影展回顧,同年還有配合《這個殺手不太冷》(導演足本)放映而舉行的洛比桑電影展,以及配合《燕尾蝶》放映,與創造社合辦的岩井俊二作品展。

過後電影中心也舉辦過不少的導演與演員回顧展,包括西班牙導演艾慕杜華、法國導演杜魯福與法蘭桑瓦奧桑、日本導演山田洋次、奧地利導演米高漢尼卡、法國女演員伊莎貝雨蓓與阿倫狄龍、與美國演員里安勒度狄卡比奧等等。

1997年11月22日,電影中心舉行一周年生日活動,當天分別於1院、2院與4院放映曾於電影中心獨家放映的電影,除了電影放映活動外,更有不少周邊活動於戲院舉行。2001年11月25日至12月8日,電影中心五周年生日,當年一口氣選映了十一部最新的年青多國度電影作品,而這年更融合了電影、音樂及創作,這年亦是電影中心暫時最後一日舉辦的生日活動。

1998年6月,電影中心舉辦了分別以英國與日本兩國電影作為主題的放映活動,名為「英倫電影定格」與「東瀛影畫大展」,分別於逢星期三晚九時四十五分,以及星期日中午十二時三十分,選映不同的精彩作品,當中不乏新片獨家推介作品,包括英倫電影《愛到病》、《神經大帝》與《非人家事》,以及日本搜畫的《涉谷二十四小時》與《盜信情緣》等等。

2000年7月16日,電影中心每逢周日的專題放映活動bc SUNDAY正式開始 (開始時名為bc SUNDAY大賞頭),首個專題是Tom Cruise電影選。初期於電影放映後,設有電影分享活動,於當時的電影閱覽室,聚集十多位觀眾,一邊吃爆谷飲咖啡,一起交流觀影心得。由2017年1月開始,bc SUNDAY放映時間由星期日中午時間,改為晚上九時三十分。

除了以上提及的放映活動外,電影中心還舉辦過不少的電影節,如近年協辦的法國電影節、香港同志影展、以及由百老匯電影中心主辦,每年的主打活動 - 香港亞洲電影節。

2016年,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辦了一連串放映活動慶祝二十周年,放映的活動包括於榕樹頭公園的戶外放映、艾慕杜華最新作品《糊莉胡濤》香港首映、《談談情、跳跳舞》、《愛情中不能承受的痛》、《羅密歐與茱麗葉 - 後現代激情篇》與《迷幻列車》的銀幕重映,以及七部神秘電影的放映,為一眾舊雨新知帶來百老匯電影中心的回憶與認識。

電影周邊

dsc07537
百老匯電影中心開幕小冊子、記事本、月曆卡 (1997年)

對於影迷來說,電影周邊品會是喜歡收藏的紀念品,明信片、電影單張、還是電影介紹小書冊,電影中心也有推出過不少的周邊品,好讓觀眾們到戲院觀影前,拿取一份而對電影可加深認識。

電影中心開幕之前,推出了一本開幕小冊子,以及1997年的月曆卡,於部份百老匯戲院派發,當中小冊子介紹了電影中心的設計,以及影片的選映等等,讓觀眾影迷們對電影中心有開始的認識。

1997年下旬,電影中心推出了電影通訊創刊號,以當時議論紛紛的話題作《失樂園》為封面,電影通訊於過後的時間定期推出,亦以不同的形式推出。可是,近年網絡的發展,電影通訊亦已改為網絡版本,每一個月定期推出,印刷版本的電影通訊亦已暫停印製。

鑑於定期舉辦不同的放映活動,電影中心也會印製不同的電影節目小冊子或其他周邊品供觀眾們取閱或留念,例如明信片或貼紙等等。

影迷百科百老匯餐廳/ POV書店/李小龍館/KUBRICK

pov
POV書店

電影中心開幕不久,戲院大堂內除了設有小食部外,還設有戲院獨有的電影閱覽室,供電影中心會員借閱書刊與影碟。電影閱覽室旁則亦開設一家電影精品店影迷百科,在這小小的空間內,有數以百計的電影精品購買,電影明信片、原聲大碟、電影角色模型、與電影海報等等,數之不盡的精品,都能夠讓影迷們選購。

而在戲院旁的位置,開設了百老匯餐廳與由創造社主理的POV書店,當時的POV書店空間不大,但藏書與影碟量繁多,可供影迷們選擇。後來書店由油麻地搬到灣仔,而原址則開設了李小龍館

不久,為了拓展更廣闊的文化空間,將以上的不同元素的店舖集結一起,開設一間多元化的書店,以美國導演Stanley Kubrick的姓氏為名,命名為KUBRICK,並於2001年開幕至今,成為不少影迷書迷的落腳點。

昨天、今天、明天

15385371_1149243795123235_3843078302292637929_o
回看著百老匯電影中心過去的二十年光影之旅,確實是有一個很大的發展與改變。

起初到電影中心的一刻,感覺跟香港其他的戲院也是不太一樣,在設計與風格上,亦有別於一般的香港戲院。在選片的層面,電影中心跟當時的影藝、新華與普慶等戲院十分貼近,各戲院有不同獨家放映的佳作,讓觀眾們除了可到其他戲院觀看主流電影以外,亦可以到這數家的藝術電影院,觀看來自不同國家的外語或非主流電影。後來,提及過的新華與普慶戲院相繼結業,而電影中心跟影藝就堅持著獨家放映不同國家的藝術電影,直到影藝戲院於灣仔原址結業的一刻,就只剩下電影中心一家以非主流外語電影放映為主的電影院。

時至今天,不少戲院開始嘗試放映非主流電影,以吸納一批愛看非主流或藝術電影的觀眾,無疑這亦成為了電影中心的市場競爭,但這良性競爭就能夠讓更多的觀眾們,可以從不同的渠道來接觸不同國家的佳作,這不失為一件好事。而今天電影中心除了仍堅持放映非主流電影外,也不時會選映主流的電影,以平衡觀眾層面,這同時也可以吸引不同的觀眾到電影中心觀看電影,令其觀眾層面繼續增長。2009年12月,電影中心由香港伸延到中國北京,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正式開幕,成為中國首家藝術影院,同樣地為觀眾們推廣不同的電影文化和交流。

不經不覺,百老匯電影中心已經二十歲,面對近年香港不少迷你影院的成立,同時亦有戲院相繼結業,電影中心仍在不斷求變,對於日後電影中心的發展,推介優質的電影仍是戲院的目標和宗旨,繼續為觀眾們帶來無窮無盡的觀影角度。

P8210157.jp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