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8月23日
地點:英皇iSQUARE 3院
「校園欺凌」 — 近年在電視與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題材,透過虛構的故事創作,以不同的視點角度,直接地探討現實的議題,讓觀眾對於這個問題在社會的嚴重性,如何去正視這個問題的前因後果。馬來西亞導演柯汶利最新作品,以台灣為故事的背景,透過校園欺凌的事件,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學生接二連三失蹤案件,揭開案中有案的真相。《默殺》以真實社會案件為靈感,探究社會現實的沉默,揭露人性的冷漠。
《默》片故事講述一直沉默不語的小彤,跟母親李涵相依為命,最近,小彤就讀的學校,發生接二連三的女生失蹤案,在畢業典禮上,其中一位女生的屍體懸掛在禮堂上,令事件變得更撲朔迷離。後來,小彤也失蹤… 李涵心裡十分焦慮緊張,嘗試以不同的方法和渠道,尋找小彤的下落,而在這段調查的過程期間,卻揭開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秘密…
《默》片是柯汶利正式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其首部發表的作為《誤殺》是在他完成《默》片後才執導的作品,公映時間卻比此片早了三年。《默》片的故事場景主要設定在台灣的一所學校,從女生失蹤的案件作為電影的開端,接著引申至校園欺凌,不同宗教信仰的對立,揭露了今天社會的現實問題。
柯汶利的電影風格,營造著強烈的懸疑風格,黑暗陰沉的影像,充滿強而有力的鏡頭運用,呈現著沉重壓抑的氛圍。影片透過不同人物的設定,從特教生、凌霸者、目擊者等不同的視點角度,刻劃著不同人物的心境,人物心裡流露的沉鬱,架構著欺凌、失蹤、兇殺等不同的題材,揉合懸疑和驚悚的元素,呈現在電影裡。
隨著事件中的不同牽連,揭開了不同的線索,開始把人物的面紗掀開,小彤的失蹤,李涵追尋女兒的下落,不同宗教之間的對立,定立了「救贖」的意義何在?片中的開場,一段對話,看來並沒有什麼的關連,當故事發展至中段的部份,開始把林在福這個角色跟事件之間的關連描寫出來。他是一位愛護女兒的父親,可是,因為校園欺凌的事件,她的女兒也是受害者之一,令他對於學校或宗教裡所說的「愛」也不能信任…
電影的劇本十分精準有力,柯汶利與陳昱俐的創作,加入了很多細微的支節,把很多看似沒有關連的部份連繫起來,從角色的對白裡,早已交代了一些過去的事件發生,從而增添了電影的追看性。很喜歡影片的結尾部份,開放式的收筆,最終誰是「真正」的兇手,其實並不只是電影中所談論的部份,電影對於重生、救贖、信仰的質疑、大人的信賴,真理是何在?導演也沒有給予一個肯定的答案,在電影的伏筆裡,好讓觀眾留下很思考空間,作出不同或更多的解讀方式。
《默》片整體具有很好水準的表現,影片能夠呈現著不同元素所展現出來的沉鬱氣氛,柯汶利的導演技巧純熟,與陳昱俐合編的劇本,層層推進的劇情張力,把事件抽絲剝繭,精準的節奏,氛圍的營造相當成功,展現著劇本的流暢和完整;演員的表現也是功不可沒,尹馨、黃健瑋、宸頤與李沐等演出,還有客串的謝盈萱與吳慷仁,彼此均有突出的表現,作為柯汶利真正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已經拍出了一部極具水準優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