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6月11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 1院
香港的寫實題材電影,屢見不鮮,早期有《靚妹仔》,後來有《香港製造》,這些電影都能夠展現出來當時香港年青人成長和生活的狀況,刻下也會讓觀眾產生不少的共鳴和思考空間。《童黨》導演劉國昌於2000年執導的作品,起用少演出經驗的素人演員演出,執導一部以生活在中產家庭的邊緣少女為題材的電影。《無人駕駛》劉國昌的導技純熟有力,寫實地描述生活在中下階層家庭少女的態度,千禧年港片遺珠佳作。
《無》片故事講述阿餅、阿詩、阿蕉與腐乳,四位來自屯門破碎家庭的少女,她們缺乏家庭的照顧,終日流連在屯門的大街小巷,逃學、玩Line溝仔、吸毒,她們似是享受這樣的生活,可是… 她們的心靈卻是十分孤獨,只好沉醉在這糜爛的生活裡…
由於《無》片上映時不在香港,所以當時並沒有於戲院觀看此片,後來也只能夠從影碟中觀看影片,直到二十三年後的今次,首次於銀幕上觀看《無》片,還要是35mm菲林版本,可謂百感交集,觀影過後,既是興奮,並沒有覺得過時,同時又有一種久違的震撼力,可以說這是於近年觀看的香港電影中,很久沒有出現過的觀感體驗。
《無》片的片名本是來自商業電台於二千年的同名Phone-in節目,聽眾打上電台,自由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及後於電台節目中播出。影片開始的時候,主角之一阿餅打上電台,打自己的身世透過電話說出來,然而直接地把電影的故事骨幹,透過這個場口開始伸延。接著。影片的故事發展,相對是比較簡單,甚至是沒有一定特定的框架,透過阿餅、阿詩、阿蕉與腐孔四位少女的家庭背景及其不同的經歷,描寫她們在活在二千年代,她們的成長過程。
劉國昌於1998年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童》片,便開始跟編劇陳文強合作,及後執導的作品如《廟街皇后》、《五億探長雷洛傳》、《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與《毒.誡》等等,相繼跟編劇陳文強合作,雖然風格上相對比較商業或主流,但是不失對於當代香港的寫實題材描寫。《無》片則由楊倩玲、區瑞蓮、老鼠三位編劇合編,劇本能夠呈現出千禧時期的香港,中產家庭成長的青少年,於新市鎮的生活狀態,刻下便勾起劉國昌另一套以天水圍新市鎮為主題的《圍城》,有著之間的互相呼應。
影片大部份的場景均以實景拍攝,劉國昌起用四位當時仍然沒有演出經驗的新演員演出,加上手提的拍攝方法,讓影片呈現出很強烈的真實感,各方面均能夠自然地表露著當時社會的現狀,同時亦感受到四位少女在這個世代成長時期承受的無形壓迫感,她們的行為確是令人感受毛骨悚然。
今天回看這部已是二十三年前的《無》片,雖然片中很多情節,例如年青人雜誌、貼紙相、電話交友、來往中港走水貨、「摺龜」等等都已成過去,不過今次觀看的時候,卻漸漸勾起這九十年代末,二千年代的成長片段,劉國昌再次探討邊緣青少年的問題,今天觀看依然感到十分強烈的震撼力。
「無人駕駛」,並不只是電台節目名字,也是暗喻這四位女子在這沒有其他人能夠操控她們,或是在那沒有方向的世界裡自由奔跑,尋找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