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4月12日
鄭保瑞成為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焦點影人,包括最新作品《命案》,電影節選映了他十三部執導的劇情長片,當中包括「中大」時期執導的首作,可惜今次卻未能跟他的首部執導的《第100天》遇上,但依然可以看到一直未有機會觀看的作品,包括這部是次只於網上作放映,鄭保瑞首部以菲林執導的電影。《發光石頭》揉合懸疑和黑色荒誕的劇情,寫下兄妹之間的深情關係,奠定鄭保瑞個人特色風格的作品。
《發》片故事講述阿海與阿妹的父母早逝,他們二人相依為命,一起住在大磡村木屋區,阿海承諾阿妹會找到鑽石給她,深信這顆發光的石頭一定會出現。後來,阿妹被一對中產夫婦收養,自此阿妹跟阿海分開生活。五年後,阿妹漸漸長大,可是性格卻變得孤避,一天,養母突然發現阿妹的床底有異樣,她為了保護阿妹而把床上換上,然而,這張床卻埋藏了阿妹多年來的秘密…
《發》片是鄭保瑞第一部以菲林拍攝的劇情長片,2000年於灣仔影藝戲院獨家放映一星期,惟當時因不在香港,故一直都沒有機會於大銀幕上觀看此片,就連VCD(沒錯,《發》片只有推出過VCD)都已經在市面難以尋找,迄今也只能夠於電影節的網上平台重溫,於是便把握這個機會,就觀看這部一直只聞樓梯響的電影。電影的劇本由鄭保瑞與歐健兒合編,這個組合變奏成後來的《智齒》,《發》片既是充滿著懸疑的元素,不乏黑色幽默告荒誕的素材,豎立鄭保瑞個人風格的創作。
影片以簡短片的篇幅,描寫阿海與阿妹二人的兄妹關係,接著便開始以阿妹的角度,伸延不同的人物 — 她的養父和患病的養母、小偷、警察、以及她的兄長阿海,人對比物之間似乎是沒有關係,不過,阿妹卻把他們之間的關係漸漸地拉近。阿妹對阿海的思念,她的秘密,營造著一份的懸疑的氛圍,真實與幻想的揉合,成為了鄭保瑞電影風格的序幕。
電影以位於鑽石山已拆卸的大磡村設定為主要場景,對面是荷里活廣場,阿海與阿妹於大磡村遠眺荷里活廣場,嘲諷兩個地方雖然同是位於鑽石山,但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分別呢?在鑽石山又真的能夠找到鑽石嗎?鄭保瑞藉此來諷刺現實社會的階級現象,「發光石頭」既是代表著他們二人一起生活的鑽石山,亦可以代表著他們回望成長的傷痛,展望眼前的盼望和憧憬。
雖說《發》片是鄭保瑞第一部以菲林拍攝的電影,但其實並不是整部作品都以菲林拍攝,影片分為現實與過去的兩個部份,鄭保瑞則以DV拍攝過去的部份,而現實則是以菲林拍攝為主,藉著兩個不同的畫面質感,呈現著在這兩個不同的時空裡,阿妹的心境對比,林華全的攝影是功不可沒。負責剪接部份的林安兒,以現實與過去的時空交錯地連接而成,在電影的節奏和氛圍的控制掌握十足,突顯出電影的整體觀感。
《發》片可以說是鄭保瑞的一部實驗性作品,片中作出不同的嘗試,從而展開了他後來的電影創作,延續其個人的風格。雖然《發》片有其不足之處,但是今天回看鄭保瑞這部早期的作品,趣味十足,他以不足的資源限制下,能夠拍出一部至今仍被受談論的電影,觀畢後仍然津津樂道,其實鄭保瑞已經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