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3月20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 2院
每個人擁有自己的人生,無論是過去、現在和將來,一切彷彿是早已安排,不能說是改變就去改變,更何況說是要改變自己的身份呢?《愚行錄》日本導演石川慶最新執導的電影,再次夥拍妻夫木聰一導一演的合作,改編自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的小說作品,藉著一宗意外的發生,身份掉換的調查,引來人生的自我探索。《那個男人》身份的轉變,能夠抹掉過去的傷痛回憶,但是身上被貼上的標籤,又能夠洗掉嗎?
《那》片故事講述因為經歷次子的病逝,無法再跟丈夫維繫婚姻的里枝,帶著長子悠人,一起回到娘家生活,打理文具店的生意,一天,里枝遇到經常前來文具店的谷口大祐,二人漸漸產生了情愫,後來二人結婚和生了一名女兒。可是,大祐因為工作遇到意外身亡,一年後,里枝準備打理他的身後事之時,卻發現大祐的身份,並不是真正的他,令里枝感到十分疑惑。於是,里枝便委託曾經為她辦離婚手續的城戶章良,徹查亡夫「X」先生的身份。隨著章良調查的過程,發現「X」先生轉換身份的原因之時,亦因為章良自己的背景,對自己的身份亦開始感到懷疑…
繼《愚》片過後,石川慶執導的新作,再次以人性的探討作為電影的主題,影片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主要是交代里枝與大祐的感情建立,二人不慍不火,內歛的情感,細緻地描寫他們之間的真正感情,互相的信任,一起展開新的生活。可是,大祐工作意外死後的一年,里枝才發現在她身邊的枕邊人是另一個人,故事展開的後半部份,里枝委託律師章良的協助,調查跟她一起生活數年的「X」先生,究竟是什麼人,同時,章良在調查的過程期間,因為個人的背景,他的秘密,影響了他在調查過程的自我矛盾,重新審視他的人生...
從這兩個段落的部份,影片的主線是放在兩位男人的人物身上,谷口大祐與城戶章良二人的背景,他們的名字,既是代表了自己,也是代表著(不同的)身份,為了可以過著安穩和簡單的生活,同時抹掉自己過去的傷痛和背景,以另一身份重新投入自己的人生,大祐選擇當拳擊手,章良則成為了律師,他們的選擇,是為了讓別人看到他們的成功,真正的身份,從此埋藏在自己的心中。無疑,角色身份的轉變,可以比喻為反映今天日本的社會現象,日本男人十分著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姓名猶如階級的標籤,雖然外表改變了,但事實依然是存在,不能改變。
影片另一個提及的社會現象,便是日本人對外族的抗拒,城戶章良一直埋藏自己本身的身份,當律師的他,地位高企,人權關懷,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可是… 幸福的背後,承受著面對妻子家人對他一直的懷疑,他看著電視報導著關於日本人對抗外族暴動的新聞,害怕身份被揭穿後,他的一切都會改變,只好把身份一直埋藏,直到最後的一刻,他發覺了有些事情,比他隱瞞身份的事實,更為可怕…
整部作品的結構完整流暢,剪接精準,起承轉合的敘事方式,層層推進的劇情發展,劇本細緻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層次感。石川慶利用首尾呼應的舖陳,以比利時超現實主義者René Magritte於1937年創作的畫作「Not to Be Reproduced」作為電影的開首和完結,貫穿電影的故事與角色的心境,開放式的結局設計,既是突顯出導演在敘事上的功架,同時亦能夠讓觀眾明白到這幅畫在片中的真正含意,暗喻城戶心裡的複雜情感。
不得不提,片中三位主要演員的演出,均是十分精彩奪目,妻夫木聰、安藤櫻與窪田正孝三人在片中精準地掌握角色的神緒,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們的角色層次變化,能夠發揮自如。劇本描寫著兩位男角內心對於身份的矛盾,妻夫木聰和窪田正孝的演出含蓄細緻,收放自如;安藤櫻片中開始的一場戲尤其深刻,簡單的設定,她心裡的情緒慢慢地流露出來,展現著她的成熟演技。
《那》片的中文片名改得十分好,這可視為一個對觀眾提出的疑問,究竟片中的「男人」是誰呢?或許,每個人都曾經活於陰影之中,藉著不同的原因或藉口,需要跟自己真正的身分說再見,這才能夠尋回真正的自己,大概這個收筆,是石川慶導演想為電影留下伏筆,讓觀眾對於人生的自我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