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迴廊 — 突破香港電影的敘事格局

日期:2022年9月20日
地點:高先電影院 2院

2013年,一宗發生於大角咀的「逆子弒親案」,轟動一時,至今仍是令人感到駭人的案件。新晉導演何爵天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以這宗案件作為故事的藍本,藉以事件的發生經過、法庭的審判、兩位被告之間的關係,讓觀眾看到一部令人喘不過氣來的電影。《正義迴廊》演員表現的精彩,劇情細節的精密,層層推進的敘事,突破香港電影的框架格局。

《正》片故事發生在2013年,一宗逆子弒親案,張顯宗與唐文奇於2012年因為一次的面試而認識,在這段時間,張顯宗覺得父母只是偏愛兄長,決定要把他們殺掉,於是,張顯宗便於唐文奇在大角咀的家中,把父母殺掉,合力碎屍。後來,警方把張顯宗與唐文奇拘捕,案件展開聆訊,代表他們的資深大律師,庭上的檢控官,九位來自不同階層和背景的陪審團,一場法庭,最終結果會是甚樣呢?

何爵天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就以這宗轟動香港的弒親案作為故事的藍本,無疑是一個很大膽的嘗試,如何將一個真實的事件,放在虛構的電影故事裡,讓觀眾說服呢?這也是編劇和導演的功力考驗,如何從他們的處理手法,能夠展現出個人的表現。

那不如先從故事的格局來說說吧,看到這個故事的大綱,大概就可以猜想到這是一部什麼類型的電影 — 黑暗、沉重、強烈的壓迫感,都只是表面上看到《正》片的氛圍,陰沉的格調,呈現出電影的獨特色彩,透過這份沉重壓抑的氣氛,突顯出劇情的發展,以及故事的完整結構。

電影開始不久,就已經道出了弒殺案的事件發生,但是,事件的背後,為何要弒殺父母呢?真相是什麼呢?電影透過連場的法庭戲,似是道出了真正的原因,但其實亦寫下了張顯宗與唐文奇兩位主角的性格,層層推進的敘事,法庭與案件之間的互相呼應和舖陳,呈現出電影獨特的編舖排方式。

整部作品充滿著十分強烈的劇情張力,影片透過法庭、律師、陪審團、被告們及其家人,不同的人物視點角度,對於案件的重組,各人的見解,彼此之間的互相角力,戲中戲的舖陳,帶動著電影的質感,營造強烈的觀影體驗。

法庭上律師之間的角力,陪審團們的互相拉扯,張顯宗與唐文奇的陳詞,對白的繁多,交代人物們對於兩位被告和案件的衝突,彼此呈現著強烈的矛盾感,觀看電影的過程中,被過份營造出來的氛圍震懾著,加上其獨特的敘事佈局,改變了香港電影過往的風格。

無疑,電影的人物眾多,在劇情上總會是難以遷就,《正》片其實也會看到這一點,影片的前半部份,主要是交代張顯宗的弒親動機,及其個人的自我性格(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自戀),同時,劇情亦因為著重於律師和陪審團的部份,在描寫張顯宗的篇幅,顯然會相對較少。相反地,唐文奇的篇幅卻集中於後半部份,對於人物的描寫,性格層次的轉變,比起張顯宗的描述更為豐富,觀看期間亦被角色的神髓牽動著。

承上段,電影中的演員更是令人讚不絕口,分別演出張顯宗和唐文奇的楊偉倫和麥沛東,兩位舞台劇演員在影片中均有十分精彩的演出,沒有舞台劇式的那般誇張,二人把角色掌握得淋漓盡致,收放自如的演繹,他們均能夠展現出深刻的印象。就如上段所說,因為戲份所限,縱使楊偉倫演出精湛,但因麥沛東的角色,加上其演出的層次感比較強,故對於麥沛東的演出印象亦相對深刻。

除了他們二人之外,片中其他的演出,同樣有突出的表現,飾演律師的林海峰、蘇玉華、周文健、蔡紫晴,陪審團的葉蘊儀、鍾雪瑩、林善、黃宇詩、邱萬城、黃華和、張凱娸、區焯文和陳桂芬,還有莊韻澄、梁雍婷、楊詩敏、朱栢謙等的演員演出,各人以不同的方式演繹,同樣叫人驚喜。當然,此片亦為我們一位認識的影友區紹熙,作最後演出的紀念。

作為一部新導演執導的作品,何爵天首次執導的《正》片,不管是執導的技巧、敘事的模式、人物的描寫,整體表現具有不俗的水準,當然… 也有一點需要修飾的空間,好讓電影的細節更為豐富。雖然影片充滿著經典電影《十二怒漢》的影子(尤其是陪審團的部份),但作為觀眾的也該要抽離對於其他電影的比較,這樣對電影也會公平一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