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阿修羅 — 善與惡就只差一念

日期:2022年10月3日
地點:PREMIERE ELEMENTS 12院

人生… 冥冥中早就已經注定,生命總會遇到許多不同的困難和考驗,不管是成長階段,或是面對社會的殘酷現實,總會讓人感到挫折、憤怒和乏力,然而… 埋藏在心裡的負面情緒又應該如何去化解呢?《失控慌言》台灣導演樓一安最新執導的劇情長片,藉以一宗街頭隨機殺人案作始,描寫六位人物的人生和命運。《該死的阿修羅》三個故事的章節,善與惡的一念之差,改寫自己的命運。

《該》片故事從一宗街頭隨機殺人案開始,即將到外國讀書的詹文,不滿現在的生活狀況,父母離異,關係疏離,終日跟好友阿興一起,繪畫暗黑漫畫「該死的阿修羅」,自製手槍,打算在街頭隨機殺人。公務員小盛是打機直播紅人,未婚妻Vita因為工作原因,導致二人關係一直生疏;記者黴菌正在準備報導黎明大廈裡的居民,少女琳琳是他的報導對象之一,家境窮困的她,經常於網上遊戲騙取別人的金錢,然而,琳琳背後其實是埋藏著一段秘密… 這天晚上,他們各人同在夜市裡,善與惡之差一念,跟惡的距離漸漸走近拉近…

從《一席之地》到《失》片,樓一安嘗試從非主流的敘事模式,漸漸走到比較主流的格局,亦能夠從電影中展現出來他獨特的敘事手法,故事的格局,延續至《該》片的劇情設定,案件、記者、人物之間的牽連,不同的故事支節,寫下了一個關於人生和命運交織的故事。電影從一個電話拍下的影像,記下了街頭隨機殺人案的開始,接著從不同的人物故事發展,漸漸地牽連在一起,他們面對不同的抑壓,和社會我沉重和殘酷,如何尋找解決的方法呢?

電影分為三個章節 — 「憤怒的零」、「該死的阿修」羅、「奈何橋」,這三個章節跟詹文繪畫的漫畫,與故事中的發展互相呼應,刻下道出了六位主要人物的命運。影片開始時便對於街頭隨機殺人的劇情舖排,六位主要的角色,看似是沒有關連,當中之間亦是友情和愛情的關係,彼此的互相牽引,劇情層層地推進。詹文拿起手槍,對社會和家人的不滿發洩,在街上亂槍射傷途人,可是只有小盛成為被殺害的一人,只刻意?還是錯誤?還以為這是結局嗎?並不是,這才是「該死的阿修羅」開始,詹文繪畫的漫畫,成為了劇情中的現實事件,詹文坐在牢中,Vita失去了另一半,黴菌一直在調查原因,琳琳生活依然迷茫,阿興為了保護詹文,而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故事一轉,時間回到案件發生之前,若然謀殺罪沒有發生,他們的結果又會否一樣呢?電影作出了這個假設,彷似是英國電影《緣份兩面睇》般的火車一刻,上到與否,故事的發展又會否一樣嗎?詹文手執起槍的一刻,決定是否要在街頭把心裡面的抑壓發洩呢?樓一安藉以這兩個平行的敘事模式,反映著對於社會現實的無助乏力,善與惡之間的一念,如何地去面對呢?

在這三個不同的故事章節,樓一安與陳芯宜的劇本裡道出了整個故事在不同的架構與發生的環境,結局會是甚樣,前兩章節的部份,扎實的故事格局,把人物和故事發展的表達,交代得清晰,亦很直接。第二章完結過後,還以為故事已終結之時,第三章其實是電影的轉折,一夕之間,所有角色彷彿回到最初點,他們再次連結在一起,改寫自己的人生,不過,這些巧合,難道真的有改變角色的命運嗎?

「我們與惡的距離」

這是兩年前一部伊朗電影的香港片名,首看電影的時候,刻下想起了這個片名,並不是想到該電影與《該》之間的關係,而是巧妙地該片名的含義,跟《該》片中的人物不謀而合,對於善與惡之間的定義,角色跟惡的距離,會否因步向惡而展開殺人行動呢?就算事件並沒有因此而發生,最終每位角色又是否能夠走到好的結果呢?電影似是給了一個答案,但是樓一安也好讓觀眾自我思考,對於善惡之念,就是只差一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