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盪青春 — 漂泊自由的人生

日期:2022年6月30日

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國度,因為不同的外來因素,希望離開家園展開不同的新生活,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如願以償,一直地等待這天的來臨,義大利導演Giorgio Bosisio執導的紀錄短片,以影像紀錄了一位來自阿富汗的少年,漂泊異國的生活,尋找一段自由的人生。《飄盪青春》一段飄盪的青春成長,走到自由的國度,尋找生活的真正意義。

《飄》片中的主角Peyman是一位來自阿富汗的少年,他與母親從敘利亞走到雅典,希望過著自由的生活。在雅典生活的Peyman,跟同樣來自敘利亞的朋友們,一起度過著青春的成長,Peyman對前途未明和迷惘,仍然希望等待著與家人過著平穩的生活…

影片是取材自導演Giorgio Bosisio於2016年在希臘當難民志願者時期的經歷,2017年他遇上了Peyman,他以短片篇幅的紀錄片格局,拍攝這位阿富汗少年於雅典跟家人和朋友一起生活的瑣事,然而,在他的背後,一直希望能夠走到一個讓他感到安逸生活的地方,能夠跟同樣身在他鄉的家人團聚,過著穩定的生活。

「如果你說希臘語,牠就會安靜下來,但如果你一說阿富汗語,牠就會吠。」

電影中Peyman跟朋友們在雅典的街角上浪盪,表面流露著笑容,走到海邊感受自由的空氣,在街上Rap歌抒發個人的情緒,跟朋友們之間的自嘲,難掩對眼前生活困境的無助。導演透過Peyman的背景,以阿富汗難民的設定,探討對於友情和親情的重要,自己的身份在於異鄉的定義。電影不時出現智能電話的畫面,記下Peyman跟朋友時的歡樂時光,捕捉雅典動人的風景,Peyman享受唱歌時的一刻,這些畫面的設定,把視點從導演或觀眾的角度,走到現實的一刻,Peyman通話的另一端 — 身在荷蘭的兄弟。

「我們屬於藍皮膚的族群」

音樂在電影中佔有頗重要的部份,在這生活下成長的Peyman,透過音樂,透過歌詞,唱出他那沉重的抑壓,解開心裡的鬱結,抒發情緒。除外,在Peyman的房間裡,也貼上了Michael Jackson的相片,音樂與Peyman的形影不離,治療他那創傷的心靈。

《飄》片呈現出阿富汗少年們於他鄉生活的日常和洞察,過去逃離家園,面對今日與未來的迷惘,藉著導演Giorgio Bosisio的影像捕捉,Peyman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彼此的幽默嘲諷,他們的笑容,滿懷著希望,展望未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