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馬高雄精選 — 台灣電影的人情世故和歷史印記

日期:2022年6月21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1院

台灣製作的劇情短片,有些會是流露著一份人情世故的韻味,淡然細緻的情感,有些則會是呈現出強烈的影像,暗地裡反諷過去的歷史或社會的公義。是夜觀看的《台灣金馬高雄精選》,選映八部分別來自台北金馬電影學院與「高雄拍」的短片作品,一覽台灣本土的不同面貌。

林柏瑜、莊詠翔、嚴京威、丁冠濠編導的《家家》,家鈴因為父親去世,從國外回到台北打理身後事,因為一次的巧合,遇到住在鄰棟同單位,患上輕微失智症的老伯伯,伯伯一直以為家鈴是他的外嫁女嘉嘉,兩顆寂寞的心,漸漸建立了一段微妙的關係…

陳彥宏、陳淦熙、詹淳皓、游翰庭編導的《寫實老司機》,在疫情下的台北,計程車司機大偉的生意大減,車子更因老化而零件受損,零收入之餘還要倒貼維修,兒子更帶來他的「驚喜」,令他身懷感到疲倦。一心希望無拘無束的大偉,他能否能否排除萬難,實現自己的騎士之旅呢?

林柏瑜執導的《看海》,母親獨力照顧患上智能障礙的兒子,令母親感到十分疲累,一天,母親帶著兒子走到海灘,看著美麗的大海…

李念修執導的《講話沒有在聽》,一家之主阿忠一天醒過來,發現自己已經離世,他看著太太和子女處理他的身後事,一家人圍著屍體一邊吃早餐、一邊七嘴八舌,阿忠也在旁邊喋喋不休,但不論生前或是死後,他講的話都沒人聽,最後他只能委託一個人,完成他最後的心願…

祝紫嫣執導的《凪》,一對分別來自香港與日本的小白和小黑,他們來到高雄打工,二人乘坐著摩托車,在沙灘、居酒屋、夜街的浪漫穿梭,譜出一段異地的感情。後來,小白的弟弟於香港被捕,她決定要回到香港去…

鄭立明執導的《菲林之馬》,在老舊偌大的昌樂大戲院,這裡看到不同的人生百態,電影夢見一段童年的回憶,孩子正在玩著捉迷藏,他們的喜與悲,記下在菲林裡。

中西舞執導的《喰之女》,在演藝圈發展多年的雪蘭和Mimi,她們看似是交情匪淺的閨密,然而,她們一直都互看對方不順眼,一天,雪蘭相約Mimi,雪蘭留意到Mimi能夠保持年輕的面貌,於是Mimi邀請雪蘭到了一餐神秘的飯局…

李尚喬執導的《三月的南國之南》,美國回到高雄的年邁攝影師千惠,跟孫女道出了一段戰後的戀愛故事,那時候的千惠,跟隨高中生的姊姊映霞,與她的戀人光瑞,這段無法訴說的回憶,透過千惠腦海的畫面與一首日語兒歌,再次浮現出來…

這八部台灣的短篇作品,題材豐富,既是藉著今天疫情的狀況,反映台灣的都市現象,亦有寫下台灣過去歷史引申現代的回憶,回眸過去的悲與喜,也有幽默生動或荒誕離奇的故事,不同的素材,突顯出導演與電影創作者的思考和想像力,創作出不同類型和風格的電影。

金馬電影學院的《家》片和《寫》片,均由《金都》導演黃綺琳擔任導師,每部分別由四位學員創作,以今天台灣的疫情境況作為電影的背景,執導兩個關於家庭的故事。兩部作品的水準各具表現,以不同的形式去表達疫情對「家」的影響,關係的疏離,欠缺溝通,淡然和風趣的格調,各具特色。

其餘選映的六套(本來就是七套)的「高雄拍」,貫徹過去同一系列的創作方式,以高雄為電影的主要背景,不同的素材切合,展現著一套充滿當地濃厚文化和色彩的電影。無疑,這幾部電影都會涉及政治的題材,透過過去的一段歷史背景,對照現在的轉變,社會的批判,道出今天電影創作者心裡的說話。

六部作品當中 也會看到一些導演對於「家庭」的描寫,香港導演祝紫嫣執導的《凪》,以日、港、台三地不同的文化,在高雄發生的一段愛情,故事的背後,二人的背景,寧靜的海邊,譜出一段細膩動人,但卻埋藏了對家思念的創傷。

李念修的《講》片,父親去世,母親和子女回到「父親」的身旁,各執一詞對父親去世的責任推卸,在旁看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父親,一直講話也沒有在聽,反映今天家庭之間的相處寫照,互相欠缺溝通,只嘆感到無奈。

鄭立明的《菲》片,可說是這幾部作品中,題材與表達手法上算是特別的一部,電影以實驗性質的故事演繹,跟台灣第一部自製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女演員吳碧玉的訪問片段,兩者之間的融合,道出菲林把電影的生命力,透過銀幕展現出來,既是向台語電影致敬,也向菲林致敬。

是次選映的台灣短片作品,除了能夠看到今天台灣導演的執導技巧與風格外,也留意到當中的作品,以舊日的台灣歷史背景,探討今天社會的政治議題,這也反映今天台灣電影創作者對於自己國家的關注,把他們的想法,透過電影,讓觀眾們對於台灣有著更多的了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