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7月2日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
曾經在殘奧奪得過不少金牌的田徑選手蘇樺偉,跟隨父母與弟弟在屋邨長大,從1996年第一次參加殘奧比賽,21年來不停地站在跑道上的「神奇小子」,光輝的背後,會是一個什麼的故事呢?《戀人絮語》合導之一尹志文首部自編自導的電影作品,就以蘇樺偉作為故事的主要人物,寫下了他的「神奇」故事。《媽媽的神奇小子》這不只是蘇樺偉的故事,也寫下了運動員背後的辛酸,梁仲恆與馮浩揚的演出均為出色,把人物的性格演繹得入木三分。
《媽》片故事講述在廣州出生的蘇樺偉,因出生時便被診斷患上黃疸病,導致腦部受損,註定一生將會是一個弱聽與四肢痙攣的殘疾人仕,亦導致他成長時期行動不便,直到一天,他懂得如何地去走路。後來,一次的機緣下,他突然喜歡了田徑,被教練方sir賞識,邀請他加入田徑隊,於是,蘇樺偉便開始他的跑步生涯。他的成績雖然彪炳,但是因為家庭收入有限,他為了擔起責任,決定放棄跑步,賺錢養家。然而,他的目標仍然是在跑道上,於是,方sir決定再次訓練蘇樺偉,讓他踏上2008年北京殘奧的跑道上…
要拍一部關於「人物」的故事,確實不易,要把人物角色處理得好,還要讓觀眾對銀幕上的角色增添說服力,這確實不簡單。尹志文第一部以個人身份執導的電影作品,就以這位對於香港人十分熟悉的人物,作為電影的主題,而他又會使用什麼的方式,去處理蘇樺偉的故事呢?
影片以直接順序的故事敘述形式處理,從蘇樺偉在廣州的出生作為電影的開端,劇情便帶出街了他因患病而導致痙攣。劇情的前半段,主要是以蘇樺偉成長的過程為主要的部份,從母親(蘇媽)的角度,看著蘇樺偉的成長經歷。在電影中,以不少的篇幅描寫他們二人的母子之情,是煽情嗎?還好,片中沒有一些刻意的讓觀眾痛哭的情節,在觀看的過程裡,也能夠慢慢地被這個故事觸動。
電影的後半段,則以成年的蘇樺偉為主軸,因為家庭的收入,他放棄了跑步,需要投身於社會,賺錢養家,可是… 因為他的病,在社會上被受到歧視,失去了信心,然而,他在跑道上,才會找到了自信,於是,他便利用自己的「神奇」能力,於跑道上再次挑戰自己。不過,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就算他是有這多的成就,在社會就只會是「nothing」,運動員不被受重視和尊重,這是令人感到可惜。
尹志文的首次自編自導,整體的表現算是不俗,劇本的結構工整,節奏流暢明快,導演的執導技巧亦相對是比較穩固。然而,對於電影有意見的部份,就是整部作品有很多配樂的襯托,幾乎從頭到尾都是被配樂包圍著,加上片中的電腦特技亦不少,這不只是令電影失去了真實感,也顯出了導演對於影片的野心,若然在這部份作一點的修飾,減少一些配樂,效果亦相對會比較好。
在片中演繹蘇樺偉的兩位主要演員 — 分別是演繹少年的馮皓揚,以及成年的梁仲恆,他們在片中的演出均是十分精彩,二人分別各佔大概半部電影的戲份,彼此都能夠演出角色的神髓,梁仲恆的演出相對是比較成熟,把角色的性格層次,演繹得細緻鮮明,入木三分。身兼監製的的吳君如,她在片中的演出,保持著一貫的水準。片中其他演出與客串的演出,包括張繼聰、錢小豪、鍾雪瑩、胡子彤等,他們在片中的演出恰如其分,表現平穩。
一部關於蘇樺偉的故事,也是一部關於運動員的故事,《媽》片有著不少的元素,從不同的視點角度,描寫一位運動員背後的艱辛,影片不乏一些感人的情節,熱血溫馨的劇情,隨著故事的發展,片中蘇樺偉訓練與比賽的過程,勉勵在跑道上的運動員,就算是起步慢,最緊要是知道終點在眼前,從後追上,一起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