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11月28日
地點:MOViE MOViE Cityplaza 3院
校園欺凌的情況一直都在學校裡發生,不少電影亦以這為題材,反映社會的寫實現象,當中改編自湊佳苗小說,中島哲也執導的《告白》,以及墨西哥電影《校園欺凌後》,深入地描寫被受欺凌的學生,背後所承受的沉重抑壓。是夜觀看這部由曾國祥個人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改編自玖月晞的小說,既是反映社會現象,亦記下了一段少年的青春回憶。《少年的你》兩位少年的成長經歷,刻畫著青春的殘酷無助,曾國祥與周冬雨再次的一導一演的合作,彼此盡現火花。
《少》片故事講述高才生陳念一直希望可以考到北京的最高學府,希望可以改寫她與母親的貧窮生活,母親經常出外工作,留下陳念一人在家。一天,陳念的同學胡小蝶在學校墮樓自盡,刻下揭發她在學校被受欺凌的事件,警方亦開始從學校的同學們逐一調查,包括胡小蝶最後一位踫面的陳念。然而,在學校被受欺凌的不只是胡小蝶,陳念亦是目標之一,她被校內的魏萊等三位女同學欺負。在她孤立無援之時,卻遇上邊緣少年小北,同樣受到孤獨無助我心他們漸漸走近,小北更承諾會一直保護陳念。直到高考時刻來到,卻因為一件事件,令陳念與小北走上一段邊緣之路。
《少》片是曾國祥繼《七月與安生》後,第二部執導的劇情長片,電影的劇本同樣地跟《七》片的其中三位編劇林詠琛、李媛、許伊萌合作。今次的故事主要是針對今天在社會經常發生的校園欺凌為主題,故事則主要著重於陳念與小北兩位來自不同背景,經歷不同生活的少年為主線發展,從陳念經過校內好同學的去世,後來她也遇到同樣的對待,遇上邊緣少年小北,二人被受社會的排擠,如何面對眼前的壓迫。
從《戀人絮語》的多段戀愛故事開始,到《七》片的愛情與友情的取捨,來到《少》片,無論是格局與調子,均有一點的不同,不過,曾國祥兩部個人執導的作品,都是著重描寫青春與成長為題材的故事,《少》片就更明顯。電影以一段文字作開端,這段文字的出現,可圈可點,什麼原因也不多談吧,接著,電影的鏡頭捕捉著一些學生的眾生相,最後便以陳念的大頭作結,讓觀眾的視點著重於陳念的身上。之後的劇情,便從胡小蝶在學校自殺,引申著連串的欺凌事件,家庭溝通的問題,反映社會的殘酷現象。
影片一直瀰漫著一份沉重氛圍,加上故事的背景是高考的時期,就算是付出多麼的努力,最終也未必受到別人的肯定,甚至一直被受欺負,言語間被辱罵,顯出角色在電影裡承受的壓迫感。陳念與小北在自己的生活裡,留下了刺痛的傷口,久未痊癒,只會愈來愈深。電影裡,陳念與小北在被受欺凌的世界裡生活,從觀眾的視點角度,看到的不只是他們如何被受欺負,而是他們如何從欺負的環境下,試圖在陰霾裡尋找一線的陽光。
這類以青春為題材的電影,副題總是要加一句「青春就是殘酷」,這也無可否認的,《少》片亦有這樣的命題,陳念與小北是活在殘酷的世界裡,縱使他們希望走向自己的理想,但是眼前的傷害與歧視,只會令他們不能走得更前,或者離理想更遠。一次的偶遇,陳念保護同病相憐的小北,自此小北成為陳念身後的保護者,二人互相的扶持,直到最後,縱使他們的過去未如一般的少年生活多好,但是他們仍能活在當下,重拾一段美好的青春時光。
電影以「現在」的背景作為故事的開端,陳念在學校教學生以下的一段字句: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This is our playground」
陳念重覆這三句的句子之時,看到班裡的其中一位同學,不停的低頭,有點害怕的感覺,這刻陳念就回想起當時的她,以上的三句說話亦代表著她的不同階段,從過去到現在,簡單的字句,已經道盡她的心境。
不得不提,電影為了一些的妥協,要在影片的首尾加上一點文字,劇情中亦刻意加上後來配上的對白,甚至在片末突然多了一段兩分鐘多的「片段」,字裡行間就算道出了現實社會的情況,但就把電影的主軸完全抽離,確實格格不入。不過,若然沒有這兩個段落,影片就很難有機會公映,但是這就完全破壞電影的風格,大煞風景。
從《七》片的李安生到《少》片的陳念,周冬雨跟曾國祥的再次合作,演技更為成熟,細緻地展現著角色的神髓,把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大概曾國祥也是能夠讓周冬雨在電影中多發揮的導演。飾演小北的易烊千璽,在片中亦有平穩的演出,恰如其分的演繹,表現準繩。除了兩位主角之外,片中飾演警察的黃覺、尹昉,以及飾演欺凌陳念的女學生魏萊的周也,他們縱使戲份不多,但亦有不俗的表現,尤其是周也的演出,就算不多的戲份,其角色的設定與演出,已經讓觀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少》片的英文片名是《Better Days》,顯然是反諷影片的主題,陳念與小北就是過著無助與惶恐的少年人生,配上中文片名《少年的你》,卻是有點互相呼應。前段的沉重抑壓,後段的感動,呈現出兩位主角的成長經歷,反映著今日學校欺凌事件所帶來的問題嚴重性。曾國祥第二次的個人執導,執導技巧和表現比前作的更成熟,與周冬雨的再次合作,突顯出他們之間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