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情詩 — 愛是不會消失的奇蹟

日期:2019年4月21日
地點:新光影城2廳

當人生遇到失落之時,總是會被這份傷感感到迷惘,尤其是面對愛情逝去的時候,受到一份沉重的打擊,從而利用不同的方法,勾起對感情的一份懷緬和掛念。是日觀看這部由匈牙利導演Gábor Reisz的最新執導的作品,透過一段段的詩句,既是重拾對女友的感情,同時卻喚醒了成長片段。《爛情詩》感情的逝去,回想成長的片段,詩句的牽引,寫下人生的自我探索。

《爛》片故事講述從事廣告拍攝工作的Tamas,跟女友Anna在巴黎分手後,決定回到家鄉匈牙利,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這時他剛接到一份新的廣告拍攝合約,正當他以為生活能夠安穩之時,卻發覺未能忘記跟女友的感情,刻下亦意外地翻起了年少時寫下的詩句,喚起了他的成長片段,漸漸地反覆思想,究竟為何他會過著現在的生活呢……

1980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Gábor Reisz,1999年就讀於匈牙利體育大學,2003年前往匈牙利羅蘭大學修讀電影理論及電影歷史,2006年於布達佩斯戲劇大學擔任電影和電視導演,在校期間曾寫作及執導多部短片,當中於2012年執導的短篇劇情電影《青春期的詩》分別於匈牙利國家電影展The Film Week學生評審團青年導演獎「特別表揚」,以及Golden Eye 匈牙利攝影師比賽「最佳學生電影」,同時亦參展2012年鮮浪潮國際短片節,他首部執導作品《匈心男人大步走》,同時兼任導演、編劇、配樂與攝影四職。

《爛》片是Gábor Reisz第二部執導的劇情長片,兼任編劇與演員三職,電影從一段失敗的戀情作故事的開端,男主角開始勾起了他的成長片段,不同成長階段的「他」在眼前湧現,反覆地不停問自己,究竟他的生存意義何在呢?電影從Tamas跟女友Anna分手的一刻開始,Tamas不斷地遊走在幻想與現實之間,接著他便展開了一連串的虛幻回憶的探尋,回想起舊日的感情,也面對著今天的迷惘。

電影以輕鬆生動的調子詮釋,片中經常以現真與虛幻的故事形式敘事,天馬行空的影像,透過詩句與幻想空間的揉合,構成了很豐富的情感意象。在電影的敘事過程裡,導演以過去與現在的平衡剪接舖陳,從不同的時間空間裡互相交錯,既是感受著主角對於感情的逝去與生活的空虛,同時也追溯著自己的回憶,情感一直的瀰漫著,Tamas想著跟Anna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最美滿最甜蜜的一刻,但這卻只能反覆地回想,從感情的消逝尋找真正的自己,但卻無法挽回他失去的感情。

影片中不同年紀的Tamas,代表著成長後Tamas的心境轉變,有時候回想兒時在學校參加歌唱團,但因五音不全而被逃汰;經常在學校裡責罵他的數學老師,今天老師卻對他毫無印象;成長後的他回家食飯,總是因為意見不同而時常互罵… Tamas一直的在向前跑、向上衝,總是找不到答案,應該是如何尋找自己的人生,是為了生活,還是為了理想?

詩句與薰衣草比喻著男主角的回想,Tamas不時地想起年少時寫詩句的片段,勾起了他的童年,他與姨姨之間的感情關係,從寫詩句開始,打亂了童年的成長片段。影片的其中一場,Tamas與Anna拿著一扇門在街上走,站在橋上的他們把門打開,恍如走到人生的另一頁,他們一起在一片的薰衣草地上走著,但是在薰衣草爆破的一刻,所有的回憶的迷失虛幻中喚醒過來,回到現實。

Gábor Reisz一人身兼導、編、演三職,表現稱職,其角色由他編寫,確是能夠演繹著角色對於感情與成長的矛盾,能夠展現著角色內心的情緒掌握,演出恰如其分。從導演與編劇的技巧,Gábor Reisz的表現亦見不俗,劇本結構流暢工整,透過不同的影像拼湊舊日的片段,剪接推動著劇情的明快節奏,跟他的短片作品《青》片互相呼應,同樣地描寫著成長的回溯,迷失中尋找自我。

《爛》片是一部關於人生探索的電影,Gábor Reisz從三個不同的身份角度,描寫著人生的高低起迭,感情失去的傷痛,詩句成為了他的寄托,對愛情滿懷憧憬,縱使Tamas跟女友的愛已經消逝,但是他跟家庭的愛仍然存在,人生就是一直地向前走,追尋自己的理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