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城市 — 悲傷遺憾的幸福人生


日期:2018年11月9日
地點:MOViE MOViE Cityplaza MOViEMAXX院

2010年,馬來西亞藉導演何蔚庭執導的首部長篇電影《台北星期天》,藉以兩位來到台灣生活的菲律賓人,道出了一段為了糊口而隻身到外國生活追尋夢想的故事,當年影片獲得不少的獎項,亦反映著台灣外勞的問題。相隔八年後,何蔚庭最新執導的作品,再次透過小人物與城市的剪影,描寫著一個平凡男人所經歷著的人和事。《幸福城市》從三個不同的年代的敘事,刻畫著都市的變遷,道出了一段孤獨和悲傷的人生。

《幸》片故事講述張冬陵是一位平凡不過的男子,自少失去母親的愛,跟隨著外婆一起生活。長大成人後的他當上了警察,跟妻子育有一女,本來以後能夠過著安穩日子之時,卻發現妻子玉芳偷情,而這個「他」更是他的同僚志偉,冬陵氣憤之下決定向他報復,這時他卻遇上了一位外藉女子,而他們也譜上了一段曖昧關係。四十年後,年老的冬陵一直對於不忠的妻子,以及那外遇的同僚懷恨在心,他只想尋找方法報仇,然而,他無法原諒的,是他的命運……

生於馬來西亞的何蔚庭,中學畢業後到多倫多與紐約就讀電影製作,及後在紐約與新加坡工作。2001年於台灣開始電影的創作,執導多部短篇作品,包括於2005年執導,於第58屆康城影展獲得「國際影評人周柯達發現獎最佳短片」與第八屆台北電影獎奪得「評審團特別獎」的《呼吸》,2008年參展康城影展「0導演雙週」的《夏午》。2010年首部編導作品《台》片,分別於第12屆台北電影獎奪得「電影產業獎」與「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特別推薦獎」、第47屆金馬獎奪得「最佳新導演獎」、2011年羅馬尼亞國際影展「喜劇類最佳影片」等等。

《幸》片是何蔚庭最新執導的台灣電影,電影是導演取自兩則台灣社會新聞,故事的主要人物張冬陵只不過是一位平凡的台灣人,就學時為求生活而要偷摩托賣掉,長大成人後為求生活安穩當上警察,年老的他回看著舊日的回憶,最終要為報仇畫上他的人生句號。跟《台》片相近的是,兩片都是透過大城市裡的小人物,描寫著人生面對生活的無助悲傷。

故事從未來的2049年作影片的開端,電話以倒敘法的形式,描寫著張冬陵的三代不同故事,他所面對過的沉鬱悲痛。影片以「幸福」反諷著張冬陵的人生,他一直是活在沉鬱的生活裡,沒有希望,自小缺乏母愛,目睹妻子跟別人偷情,被同僚賊贓駕禍,一直活在黑暗的城市,他的幸福是在那兒呢?大概就只有他的結局,才能夠讓他得到幸福,也能讓他得到了解脫。

電影開始是響起了劉文正主唱的台灣老歌「愛不要給太多」,鏡頭慢慢推進到一棟住宅的仰望畫面,年老張冬陵一臉的無奈抑鬱,歌曲裡哼著「愛千萬不要給得太多,愛千萬不要給得太多,你今天將它挽留,明天它悄悄溜走,你將一切給我,我卻不知如何接受」,張冬陵對妻子的愛,只能用報復來長相廝守,但這也只能說著他愛得太多吧。片末又再響起歌曲,但是歌曲所講的不是張冬陵,而是他的母親,為了她的人生,離開了她的兒子,悄悄的溜走,留下的只是一段遺憾……

影片最特別之處,莫過於是何蔚庭選擇以35米厘的菲林拍攝,隨著菲林呈現出來的畫面,突顯出張冬陵內心的矛盾和沉澱,效果突出。影片以倒敘法的方式詮釋,拼湊著張冬陵的一生,透過這敘述的描寫手法,詮釋張冬陵的內心心境。片中的三段故事同樣地展現著抑壓情緒,不過當中以第二段(現在)的一段最能夠展現出劇情的張力,劇本本身較為單薄,整體其實也不算十分特別,若然影片不是以倒敘法演繹,整體效果可能會更弱。

片中分別找來高捷、李鴻其、謝章穎演出三代的張冬陵,他們三人分別演繹著角色的沉鬱、內歛、衝動的性格,三人在片中的戲份平均,彼此演出平分出色,大概也因為角色的設定,以及篇幅的舖陳 ,當中以李鴻其的表現最佳,他的演出精準地表現著角色的神髓。除了他們三人之外,片中最深刻印象的演出,就是最後一段(過去)中演出王姐的丁寧,她的演出佈滿著整個段落,演出收放自如,角色拿揑準繩,令人眼前一亮。

《幸》片確是一部很悲傷沉鬱的電影,整部電影幾乎是看不到一點的光亮,大概就只有影片的開始和最後的一幕,從死亡回朔到誕生,何蔚庭透過電影來描寫對於人生的希望和理想,利用倒敘法的形式詮釋,首尾呼應的舖陳,展現出電影的工整結構和戲劇性的處理。張冬陵的人生,就是留下了一份遺憾,「幸福」卻沒有牽引著他的一生,在這份痛苦的生活,他的結局便成為了他人生最幸福的一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