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5月29日
地點:The GRAND 7院
有不少的日本上班一族與學生們,每天帶著妻子或母親所烹調的精緻便當,讓他們在中午休息的時間,享受美味與健康的午餐,亦能感受到母親做便當時的心思。是夜觀看的這部由深津昌和執導的電影作品,藉以一位父親為女兒每天做便當故事,刻寫著他們之間的父女感情。《爸爸的便當》一盒便當,一張字條,拉近父女的距離,除了是顯出父親的心思,也是他給女兒的一份關心,細膩窩心,滲透著溫暖感人的親情。
《爸》片故事講述就讀高中的綠子因父母離婚下,她跟隨著父親父親一起生活,每天早上父親為綠子準備便當作午餐。然而,一直是上班一族的他,欠缺煮食經驗,令綠子在午餐時卻感到十分尷尬。為了讓女兒能夠享用美味的便當,他決定要學習廚藝,如何做出精緻而好味的便當。一天,綠子品嚐到與別不同的爸爸便當,而父親日日夜夜地為綠子做便當,他們更在便當上附加字條互相鼓勵,直到三年後,綠子高中畢業的這一天……
《爸》片是改編自Twitter網絡故事作品《461個便當—父親與兒子間男人的約定》,故事中現實的父親角色,便是電影中演出父親,本是一位樂隊成員的渡邊俊美,因為日本福島311地震事故,渡邊俊美的妻子意外身亡,而他同時身兼母職,為兒子每天準備便當,直到兒子畢業的一天。
《爸》片跟原著有著不少的改動,渡邊俊美演回自己的角色,但人物卻由樂隊成員變成上班一族,妻子去世變成夫妻離異,兒子則改為女兒,增加父女之間的衝突,無疑這樣的改動,能夠令劇情添上話題性。影片的劇情十分簡單,就是從母親離開父親的一刻開始,父親便擔起了當母親的責任,照顧女兒綠子的起居飲食,包括她在學校進食的便當。
便當可說是學生們每天的精神之柱,經過早上的學習後,食過家裡的便當後,再繼續下午的課堂。然而,剛開始為女兒做便當的父親,卻因經驗不足,做出來的便當令綠子恍如接受每天的挑戰,她的一句「不要再為我做便當」,雖然感到失望,但父親卻接受挫敗,繼續每天的學習,做出美味的便當給女兒,直到她的一句「很好吃」。
當父親為女兒最後一次做便當時,他把第一次做便當的相片放在一起,三年前後的差別,不只是看到父親因女兒而重新學習,還有是他的一份堅持。大概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疏離,或是父親對女兒的疏忽照顧,便當是唯一連繫兩者的橋樑。當看到這一幀的照片時,不只是片中的父親或綠子感動,作為觀眾的也會深深體會到父親的愛,笑中有淚,父親為兒女的付出,永遠都是無價的。
電影篇幅不長,只是七十多分鐘,節奏輕快,整體結構完整,但是… 若然劇情卻只集中講述父親做便當過程的話,故事也難以有發展空間,於是在劇情裡,編劇大野敏嗣加入不少描寫父親與女兒之間的溝通、女兒開始結識男朋友、或是父親與同事之間對煮食的交流,把故事從多面的發展,讓電影的細節更為豐富。父女之間的感情,從二人在欠缺溝通下,利用紙張與文字寫下自己的心底說話,最後重拾著之間的關係建立,輕描淡寫著動人的感情。
影片的主要人物,亦是電影原著的作者渡邊俊美,於片中演出父親的角色,再次拿起刀鑊,為片中女兒做出便當,現在對煮食熟能生巧的他,於電影中再次扮演生疏的樣子,感覺確是有趣,加上渡邊俊美在片中演回自己,以及首次在電影中演出,整體表現自然。而演繹他女兒綠子的武田玲奈,在電影中那淡然的演出,表現著清新脫俗的感覺,恰如其分。
今天的日本社會,依舊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觀念,父親為女兒做便當可改變這個傳統。《爸》片所講的不只是父親為女兒做便當的過程,而是在這段時間裡,父親與女兒之間的關係,因為便當而逐漸打開心扉,打破二人之間的隔膜。影片流露著柔和淡然的調子,映照著父親對女兒的關心和愛護,以及女兒對父親的尊重,彼此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