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5月7日
地點:Cinema City 朗豪坊6院
最近有不少的電影,都在刻劃著九十年代的舊日回憶,不只是早前看過的台灣電影,香港電影亦然,當中的部份作品亦讓觀眾勾起不少的情懷。劉偉恒繼前作《王家欣》之後,他的最新編導作品再次以九十年代作為背景,描寫一段少男少女的戀愛編織故事。《某日某月》重拾不少舊日的情感,倍添親切,劇本自然真誠,寫下了一段甜蜜的初戀歲月。
《某》片故事發生在1992年,大雨過後這既導致停電,喜歡觀星的子月與旭日,他們這晚在碼頭相遇,二人漸漸產生情愫。可是,性格反叛的旭日被送到寄宿學校,不久他亦會跟隨父親移民到美國,子月的母親對她管教嚴謹,他們希望可以維持這段感情,於是用盡方法互相維繫。直到這一天,旭日跟隨父親離開香港之前,他終於可以跟子月再次相見,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次是否最後一次的相見,旭日與子月的感情,會否因此而終結……
劉偉恒於2008年自編自導首部劇情短片作品《Mr. Right》,影片以簡潔的故事篇幅,描寫著一段樸實的純愛故事,2015年由他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王》片,電影則以九十年代作為故事背景,講述一位男生為了追尋喜歡的女生王家欣,用盡不同的方法追尋她的下落,道出了人生不要放棄的信念。
相隔三年後,劉偉恒跟王沛然再次合編的《某》片,延續著《王》片那九十年代的情懷格調,兩部作品同樣地以今天作故事的開端,從故事的發展回到舊日當時的記憶,《王》片先帶出王家欣回到坪洲的一刻,勾起了舊日俊賢追尋她的日子;《某》片則從子月的小說出版記者會,勾起了1992年時她跟旭日的相遇,他們一起觀星,一起度過初戀相愛的日子。
兩部作品其實有不少互相呼應的影子,《王》片想講的是追尋,《某》則講的是等待,九十年代的社會裡,感覺總會是比今天的社會沒有那麼複雜。劉偉恒眼中的九十年代,大概也是這樣的簡單,純樸的愛情,總是令人難忘深刻。在那個時候,很多香港人都害怕前景,毅然離開移民外地,子月與旭日之間的距離,本來只隔一寸,後來因為旭日被送到寄宿學校,二人只能用書信與傳呼機聯繫,彼此的互相等待,後來旭日移民到美國,他們的距離與關係漸漸疏遠。
旭日與子月雖然在等待著相見的時刻,但是他們同時地追尋各自的夢想,二人希望能夠再次一起觀看星空,看著一片美麗的星河。可是,他們卻要經歷著不同的阻隔,相愛很難,最後也只好面對現實,只能帶來眼淚分開。片中除了他們二人之外,文具店老闆明叔、老師Miss魯、或是子月與旭日各自的父母,他們都是一直在等待著一個時刻,一個希望。
電影的確有不少九十年代的情懷,寫信、Yes咭、中巴、傳呼機、四大天王、霎時衝動、甚至郭啟華,這等等都是活在九十年代所經歷過的回憶,影片的主題曲更是張學友的經典歌曲「還是覺得你最好」,令整件事都回到那時的光景,很有親切感。對於這類題材的電影,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總會讓人有一點老土的感覺,《某》也是有一點相若的感覺,這是無可避免的,但是… 這不就是我們那時的回憶嗎?
影片找來原島大地與湯怡分別演繹旭日與子月的角色,原島大地在片中演出的角色較為反叛,然而整體的效果未算十分突出,部份細節的演出顯得生硬,演技仍可有點改進。然而,湯怡在片中演出那清純可愛的女孩角色,討好自然,她今次在演出上亦有很大的發揮。除了他們二人之外,片中有不少演員的演出亦教人驚喜,包括夏韶聲、鄭丹瑞、邵美琪、陳茵薇與呂頒賢等等,他們的戲份雖然不太多,但是仍留下深刻的印象。
觀畢電影過後,腦海裡一直勾起了「即使你離開,我熱情未改,這漫長夜裡,誰人是你所愛」這一段的歌詞,當然… 這首歌曲早已耳熟能詳,不過放在影片裡,就已經令人動心起來。劉偉恒第二部編導的長片作品,雖然看到影片是有一點的穿崩,不過整體討好,導演表現亦見進步,刻劃著一段動人的初戀故事,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你或我,大概都會有點共鳴的。
p.s. 必定要留意片末的彩蛋,為影片帶來很大的驚喜,倒是很有心思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