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天我們會死 — 你害怕死亡嗎?

日期:2018年3月22日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

人生,總是離不開生和死,但是… 有沒有想過,究竟我們的壽命會有多長呢?何時生何時死,下一秒會怎樣,大概這也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戀愛病發》的導演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最新執導的作品,透過數段不同人物的故事,探討著身前和身後的二三事。《哪一天我們會死》導演樸實的個人風格,輕鬆淡然的調子,劇情和紀錄的敘事形式,描寫著幾段人物身前身後的故事。

《哪》片故事透過不同人物臨死前的一天,捕捉著他們的喜怒哀樂… 四位少女於酒店房開派對,準備參加畢業典禮,看星座運程推測未來,可是,其中一位女生去買啤酒時,卻遇上了死神。妻子患上重病,正在等待著換心手術,丈夫一直對她不離不棄,可是因丈夫正要準備出差卻成永訣。女演員一直希望可以接到一份工作,然而這份工作落在另一位的女藝人身上,可是這位女藝人卻遇上意外身亡,這份工作突然落在她的手上。男生一直希望可以跟前女友說聲我愛你,可是女生仍然拒絕他,這天晚上,他決定在她家前跳樓自殺……

泰國導演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執導的電影中,大概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是他的前作《戀》片,該作以節奏明快的調子,輕鬆與豐富素材的敘事手法,描寫著一段窩心的醫院情緣。然而,在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過往執導的作品中,《戀》片是他的電影風格中較為不同的一部,他首兩部編戲的電影長片作品《愛情悄悄來了》與《瑪莉瑪莉我好開心》,兩部作品的調子均較為淡然,輕描淡寫著簡約細膩的情感,貫徹著其個人格調。

《哪》片是導演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第五部長片作品,電影以六個不同的人物,以他們在死前一天所發生的事情連貫而成,整部作品以簡約的篇幅敘述,開端則以文字交代著在這個世界裡,每兩秒就有一個人死亡,接著… 在影像的左上角,出現了一個計時器,一秒一秒的在計算著影片的時間,利用電影創作與真實空間的連繫,計算著有多少人在電影放映(或觀眾觀看影片)期間離世,既是幽默,但又諷刺。

整部作品主要是利用長鏡頭的拍攝,以不同銀幕的比例表達,人物之間的對話,集中地捕捉著寫實的日常瑣事,既有同學之間的歡樂、朋友之間的友情、夫妻之間的長相廝守、女演員渴望的工作、對舊愛的斬釘截鐵。在平日的生活中,大概他們也沒有想過自己會遇到死亡,或是身邊認識的人將會離開人世。從死亡前的一刻,以文字交代人物如何死亡,接著回到同一場景,統一的故事結構,呈現著人生無常的殘酷現實。

影片的段落之間夾雜著一些訪問片段,從小孩至百歲(104歲)的老翁的視點角度,如何去看待生和死。當小孩被問到害怕死亡之時,小孩卻很快地回答不怕,他覺得死後便沒有感覺,他更回答因為他覺得已經在生命中做到最好,若然面對死亡也不會後悔,已經足夠。而老翁更慨嘆對生命已經感到麻木,坦言為何要活到百歲,希望可以離開人世,不再面對生活帶來的痛苦。隨著他們率直的對話,藉著兩代的訪談,劇情與真實兩者的揉合,互相呼應生死的命題。

《哪》片延續了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的個人特色,整體具有實驗性,影片流露著淡然的氛圍,簡約平實的調子,透過劇情與訪問,描寫著死亡前的一刻時光,以後死亡後的平靜。影片沒有刻意探討死亡後所帶來的沉重傷痛,儘管人生走到盡頭,天地萬物仍然生存,平靜的影像,給予觀眾多一點的空間深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