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逆權公民 — 人民團結的力量與希望

日期:2018年2月2日
地點:The Grand 6院

八十年代,全斗煥任南韓總統期間,展開了他的獨裁统治,他的统治手段引起人民的反抗,觸發多場的民主運動,走到街上示威表示不滿,軍政府利用暴力鎮壓運動參與者。而最近年有不少南韓電影,把這段時期發生的事件從銀幕中詮釋,包括是夜觀看這部由張俊煥執導的最新作品,觀畢電影後卻彌留著一份心情久未平復的狀態。《1987:逆權公民》看到的不只是一場運動的萌生,而是事件實實在在的重現眼前,當年的熱血精神和歷史殘酷,永遠留存在人民的心坎中。

《1987》故事前設於1987年1月14日,參加學運的大學生朴鍾哲於運動中被警察緝捕,他被調查期間猝死,為了隱藏真實的死亡原因,朴處長要求迅速把遺體火化以毀滅證據。同時,當值的檢察官崔桓對事件有感懷疑,要求為屍體解剖,結果被驗出死者真正的死因,而真相亦傳到追訪案件的記者。調查此案的記者尹尚三把報導公開後,引發全國國民軒然大波,朴處長更下令要平息此事。一位學生的死亡真相,隱瞞真相的警察、尋找真相的檢察官與媒體、以及要求真相的人民,正在爆發著一場抗爭的運動……

無獨有偶,最近幾部南韓電影,均是以八十年代全斗煥任職南韓總統期間的事件為素材,而這幾部作品巧妙地以「逆權」為片名,利用標題突顯出電影骨子裡所描寫的民權主義,與政府的對立抗爭。從宋康昊主演的《逆權大狀》與《逆權司機》,以八十年代的「釜林事件」與「光州事件」,到現在從《1987》片中看到的「六月民主運動」,除了看到全斗煥在任時所做事外,看到人民之間的團結,為了真相而走出來。

《1987》片的前段從朴鍾哲死亡的事件作開端,描述朴處長的殘暴行為,接著劇情推進至檢察官與記者的角度,跟政府之間的對立,為了真相挺身而出。後來事件從涉及事件的人物,伸延至南韓的所有人民,學生與市民們無懼眼前的暴力,為聲討事實的真相紛紛為了事件遊行抗議。

電影的後段篇幅,則以另一位參與運動的學生李韓烈作為故事的骨幹,脈絡隨著朴鍾哲事件發生後,學生與軍方兩者的對立抗爭,李韓烈在混亂中被擊中而受重傷,釀成民眾的力量漸漸提升,形成了當時的「六月民主運動」。

電影中有不少南韓演員的參與,主要的是自《追擊者》與《黃海》後再次合作的金允錫與河正宇,還有《下女誘罪》的金泰梨、《逆權司機》柳海真、《密探》的朴喜洵、《黃》片的李熙俊、《Master》的姜棟元、與《薄荷糖》的薜耿求等等,各位演員的表現準繩,他們的演出令影片帶來很強烈的震撼力。

無疑,生活在現今社會的我們,一直都是面對著不公與欺壓,然而從影片中觀看著整個運動的發生,心裡頓然亦會感受到一份沉重忐忑的情緒,片中每一幕的影像讓觀眾回到當時的情景,還有片末的真實片段,激動得也會流下眼淚來。《1987》片讓觀眾們看到了一段歷史,一段影響今天社會的事件,人民對民主的正義和追求,並沒有分局外與局內的視點之分,大家正視著獨裁的統治下,民主運動帶來的影響與傷痛回憶,讓我們好好的反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