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謝大作家 — 荒誕諷刺的文化衝突

日期:2017年6月2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一位作家,能夠寫出不同題材的作品,絕對不是一件易事,腦海裡要有千千萬萬的題材,或是作家的親身經歷改編,才能夠把書本完成,得到不少的書迷愛戴。然而,有沒有想過,其實作家的背後,也是有著不少的煩惱,也有不感再面對的人和事呢?是夜觀看這部阿根廷的電影,就以一位成名作家,離家多年後決定回鄉,但卻被這班市民「玩謝」!《玩謝大作家》劇情充滿諷刺意味,言之有物,描寫著文化之間的差異,反諷著對現實社會進步思想的抗拒衝突。

《玩》片故事講述曾經榮獲諾貝爾獎的作家Daniel Mantovani,獲獎後一直沒有再寫作, 亦不出席任何公開場合,拒絕了所有的邀請。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他的家鄉的市長來信,希望頒發傑出市民獎給他,亦希望他回鄉舉行課堂。本來Daniel如幫拒邀,但後來卻接受他的邀請,回鄉四天,重踏四十年來再次回到的家。回到家鄉,舊雨新知紛紛到賀,還以為衣錦還鄉,反而引起一眾市民對他唱反調,跟前度的重遇、與少女的自動獻身,惹來不少的麻煩……

Gastón Duprat與Mariano Cohn二人是長期合作的拍檔,創作多部不同的電視節目,於他們創辦的電視頻道中播放。除了電視節目與劇集以外,他們兩位亦合作執導多部電影劇情長片與紀錄片的作品,當中包括《The Man Next Door》、《Living Star》、與最新合導的紀錄片作品《Todo Sobre El Asado》。

《玩》片是兩位導演合作的最新劇情長片,從一位離鄉多年的作家,因為一次的邀請,帶著「諾貝爾獎」之名榮歸故里,跟新相識與舊相好的相遇,又被獲封「傑出市民」。奈何… 回到家鄉後,地方雖然依舊,但是身邊的人和物,都已經面目全非,不單是沒有感到一份親切感,更似乎是身處一個陌生的地方,令他感到不自在。

電影的開段是以Daniel獲頒諾貝爾獎的一刻開始,起初的時候看著他那肅穆的神情,一直在沉思著在台上的致辭,但獲獎後的一刻後,笑客滿面,接受大家的肯定。回到老家,難關重重,以為會有仿車接送,奈何是一輛行駛中途「爆軚」的私家車,還要跟司機在戶外夜宿一宵,似乎是有點荒謬。但諷刺的是,Daniel這次回到老家受獲傑出市民獎,其實… 有多少當地的市民真正對他認識呢?市民們盲目地「追星」,但對他卻似乎一無所知,最後拿著他的著作向他反擊對家鄉的映射。

影片分為五個部份 — 邀請函、沙拿斯、艾蓮、火山舞廳與打獵,以起承轉合的手法,從這五個不同的主題,描寫著Daniel這段回鄉之旅的始與終,故事結構十分工整,對白字字珠璣,刻劃著市民對Daniel的真誠或虛偽,赤裸裸地表露無遺。影片原題為《El ciudadano ilustre》,解作「傑出公民」,即是Daniel被獲受的名銜,也是他在片中最新著作的名稱,意思有點反諷,是指他這次回鄉的經歷寫在書裡,其實也是在自我嘲諷,在這次的經歷中,所遇到的衝突和結局……

此片可說是男主角Oscar Martínez的個人表演作,他曾演出《無定向喪心病狂》的其中一段,這次他把作家Daniel Mantovani這角色演得維肖維妙,生動有趣,能夠演繹著角色的神髓,表現收放自如,有很大的發揮,而這次的演出更讓他於威尼斯影展奪得最佳男主角。

兩位導演藉著《玩》片的故事,以黑色幽默的處理手法,道出了不同地方與新陳守舊文化之間的差距,反映著現實社會現有的狀況,人與人之間的偽善,立場不同,令主角處於不安的狀態,因為這樣而被「玩謝」。面對著停留在舊日的社會主義,跟現有的生活態度成為對立,其實是自己一直在進步?還是市民們仍然停留步伐呢?這大概也是導演想探討的寫實現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