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9月21日
地點:百老匯荷里活6院
因為這部近期在香港放映的《屍殺列車》, 不單只是成為了香港最高票房南韓電影, 更讓香港觀眾們認識了這位南韓導演 — 延尚昊。 而他在拍攝《屍》片之時, 其實早已拍攝了相同題材的動畫版本, 而這部作品亦安排於《屍》片公映後, 才正式放映, 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該片的前傳作品。 《屍殺前傳:首爾站》一貫延尚昊作品的黑色幽默風格, 畫面呈現著陰沉的色調, 帶來一份沉重觀感, 劇情言之有物, 跟導演過往作品探討的議題一脈相承。
《屍:首》故事講述離家出走生活的海順, 跟隨男友希喚過著糜爛的生活, 這一天, 海順因為跟希喚吵架, 於是便獨自在街上遊蕩。 在這段時間, 首爾站內突然發生了一件怪事, 一名受傷的老翁本來已躺在地上, 已無生命跡象, 但是突然消失, 後來被發現之時, 他的行為怪異, 亦襲擊人類, 嚇怕了在首爾站內的露宿者。 巧合地, 海順走到了首爾站, 但當他發覺情況惡下, 她只好跟隨著其他露宿者一起逃跑。 希喚一直追尋海順下落之時, 海順的父親崇如突然來到, 得知女兒有危險, 於是便一起追尋她, 但是街上越來越危險, 令他們各人陷入困境中, 到底他們能否逃出生天嗎?
就如在《屍》片的觀感中所提及, 導演延尚昊是一位動畫電影導演, 他的動畫作品風格獨特, 角色造型奇異, 氣氛沉重。 延尚昊過往執導的作品, 大部份是涉及人性善惡, 人民階級觀念, 以及探討今天社會的低下層的問題。 除此之外, 他常以動物角色來表達成人物引申成人物性格 (或多或少是在醜化人類的自私行為), 讓很多觀眾隨著其演譯的方式, 以較黑色幽默的風格, 探討社會不同層面的問題。
《屍:首》故事是發生於《屍》片的之前一天, 不過在故事上, 兩者其實乎是沒有關連, 人物角色亦是沒有關係的。 《屍:首》故事先從一名受傷的老翁出場開始, 那時並沒有交代著他受傷的原因, 可是他的出現卻遭受到旁人冷眼對待, 最後走到首爾站露宿 — 然而, 就在這個晚上, 首爾站就成為了病毒感染的源頭開始 — 而此片的劇情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發展。
跟《屍》片相若, 《屍:首》中的喪屍其實只是影片其中的一個元素, 主要的題材是在描寫人性的善惡本質, 而在《屍:首》片中, 導演加入不少寫實的素材, 對於社會的階級觀念, 以及南韓低下層與露宿者的探討。 片中有不少是導演對於今天南韓社會的疑問, 著筆於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誠信, 以及自私自利的行為態度 — 片中街上行人對露宿者的蔑視, 少女為求生活而賣身, 但是她一直很想回家跟父親生活, 少年流連遊戲機中心度日, 這似是導演在反諷今天社會的陰暗。
片中有一段情節十分深刻 — 講述一批未被受感染的人類, 為了自救而團結起來, 結伴在街角躲避喪屍的襲擊。 可是, 這卻被警方認為是非法集會,更施用暴力對待他們; 此時, 他們亦被一群喪屍埋身襲擊, 警方卻把人類與喪屍看成一群, 只懂利用武器暴力盲目解決, 諷刺著現實社會的暴動現象 — 而這一段情節, 其實在《屍》片中亦有出現過, 還記得嗎?
《屍:首》片保留著延尚昊個人的風格特色, 觀看時也不難發現到一點他舊作的影子, 題材直接地探討現今社會的議題。 此片在故事的結構上較為簡潔, 沒有大篇幅的去描寫事情的來龍去脈, 令整個故事看起來有點不太工整。 不過, 影片有不少訊息的帶出, 言之有物的對白卻是有點嘲諷意味, 加上片中亦有一段父女情的側寫, 少不免會令觀眾想起《屍》片的情節。 《屍:首》片整體充滿著黑色幽默的影像與劇情, 電影雖然帶點悲觀的感覺, 但這就是延尚昊的電影個人獨特風格
在〈屍殺前傳:首爾站 — 延尚昊動畫作品的獨特風格〉中有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