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中的不可抗力 — 一場婚姻的風暴

日期:2015年6月13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4院

三年前的台北電影節,以瑞典作為主題,當時還邀請了瑞典導演Ruben Östlund到台北,選映了他當時所有的短篇與長篇作品,那時對這位瑞典導演的鏡頭運用十分欣賞。去年他執導的新作於康城影展中奪得一種關注評審團獎,更於金球和金像獎獲得最佳外語片提名,風頭可謂一時無兩。他的新作藉著一件事件的發生,引申著一家四口所面對的不同觀點角度,面對這不可抗力的免責。《愛情中的不可抗力》導演保留著其拍攝手法和風格的演譯,把這沉重的故事拍得幽默輕鬆,從第三者的角度,觀看著對此事的審視和看透人性的本質,值得讓觀眾自我思考。

《愛》片的故事中,Tomas,Ebba,Harry與Vera一家四口到雪山旅行,享受這數天的愉快假期。一天,當他們坐在餐廳用餐之時,在旁的雪山突然起了雪崩,起初Tomas只顧拿著相機拍照,後來雪崩形勢嚴重,Tomas見狀後很快便逃離現場,撇下Ebba及一對子女。事情發生後,Ebba一直介意Tomas在意外發生之時突然離開,沒有第一刻顧及她們的安危,Tomas更早已把這不快事情速速忘掉,Ebba對Tomas已經失去信任,更一直對他窮追不捨,尋求事情的真相……

第一次觀看Ruben Östlund的電影,該是2011年於IndPanda短片節看他的短片作品《突如其來銀行事件》,這部於柏林影展中奪得最佳短片金熊獎的作品,根據2006年在斯德哥爾摩發生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十二分鐘的長鏡頭拍攝,以風趣幽默的手法,重新演譯這不同的銀行搶劫事件,帶出很強烈的觀感。其前作《玩死》題材更是大膽 — 以不同膚色孩子之間的欺凌,反映著現今社會的種族歧視與階級間的矛盾,觀影時也感到有一份的沉重。

Ruben Östlund的新作將視野由宏觀的社會現狀,收窄至一家四口的家庭中,從雪崩一事過後,彼此互相失去信任和誠信之下,反映著人性的本質。故事的時,地,人和物均十分清淅,雪山成為整個故事的骨幹,雪崩的一場更成為整部作品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影片一開始,鏡頭下看到Tomas一家四口樂也融融的在雪山上拍照,Ebba看著照片的笑容,對家庭的生活滿感歡悅。後來的一場雪崩,一家四口雖然沒有受到傷害,可以受到傷害的,卻是Tomas與Ebba之間的感情和信任-這就連他們的一對子女也深深明暸。

故事的結構十分工整流暢,把旅行的日子作為不同的段落支節,以層遞式來推進故事的發展,很清晰地看到一家四口在旅行期間,所經歷的性格和關係轉變過程。雪崩的發生過程其實只是整個故事的襯托,事件發生後背後所出的人性之間真性才是整個故事的正式開始,導演藉著雪山崩塌的情景,反映著兩者之間的關係起伏,父母之間的感情糾葛,引申至兒女對家庭關係的懷疑,甚至影響朋友情侶之間的誠信,這就是彼此危機開始前的暗湧。雪山的沉寂與人物之間的衝突,彼此形成強烈的對比,人物之間衝突帶來的後遺,就是沉寂的開端。

電影一貫Ruben Östlund的拍攝手法,以不少長鏡頭的運用,捕捉著人物的性格轉變,從不同的影像中看到,導演是沒有正面捕捉人物的表情,從不同的角度透視著角色的情緒控制,猶如從觀眾的角度下,看著事情的發展。片中故事開始不久後,看到男主角的行為和態度,對於觀眾來說,總是會為被受害者抱不平,更會反謂著為何身為男人的他,會這樣做的嗎?導演就在這值得討論的議題中,從故事的舖排上作出另一角度的審視,這不是為了抱不平,而是在平衡兩者的態度之下,應否在行為上而作出人性的判斷嗎?

《愛》片的片名《Force Majeure》本是是法律的術語,解作「不可抗力」,是一項免責條款,意思是指人類無法控制的災害(包括天然或人為上的),偶然發生的事故。Ruben Östlund利用這個條款作為影片的片名,甚為有趣,影片反映著人性本質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之下,展現出自私的一面,而導演的風趣演譯,作為觀眾的也會被他的幽默笑了一會。但是,導演藉此來對照著正在觀看的你和我,自我判斷的反思,其實也是有點諷刺意味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