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愛 — 不同角度詮釋的同性題材電影

日期:2012年12月7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2院

相信大家都會看過不少以同性戀為題材的電影,然而每一部作品所帶出的訊息,跟演譯的方法均不一樣,故將這個題材的視點顯得有點虛浮。梁碧芝導演首部作品就以一個同性戀的故事為題材,不過她以一個較特別的處理手法來執導她的首部作品,讓她拍出了一部達水準的本土氣息作品。《不能愛》故事是整部作品的一個很大的驚喜,充分地交代出兩位主角之間的一段「不能愛」的感情,以不同的角度說出了兩性不同戀情之間的關係,配樂與剪接也有表現,是一部達水準的香港獨立製作。

《不》故事講及一對自小相識的男女 — 田麗娜與鄭漢威,他們數年前於街上再次相遇,二人巧合地想找房子租住,因為他們各為同性戀者,於是他們卻沒有避忌之下一起生活。他們雖然活在自己的愛情世界之下,不過他們感情卻是要好,只是他們也不會相信彼此會愛上對方。後來因為租約問題,田麗娜與鄭漢威分開生活,兩年多後,他們再次相遇,而這次的相遇鄭漢威帶了一個突然的消息給田麗娜 — 鄭漢威要結婚了,對方是一名女子而不是男子,這舉令田麗娜心情感到十分矛盾,因為田麗娜漸漸發覺自己喜歡了鄭漢威……

其實有時候比較避忌入場觀看跟同性戀題材有關的電影,大慨是以前被一些這類型的電影嚇怕,所以最近都會盡量都不會進場觀看。當然也會有例外,如《春光乍洩》,《最後的時光》,《反串仍是愛》等同志電影,均是水準不錯的同志題材電影。香港的同志電影其實不算很多,就算是有的,製作上都會是比較以獨立製作為主,就如梁碧芝執導的《不》片,就是一部完全一手一腳落力負責,無論是執導,編劇,剪接,音樂與監製等崗位,都是由梁碧芝負責 — 不過想了一想,其實《不》片也不能說是一部百分百同志電影。

影片開始以「Law of Attraction」的理論開始,及後就將田麗娜與鄭漢威這兩位同志的角色連為一起,二人同居,看電視,食飯等等的生活鎖事,後來田麗娜進到鄭漢威的房間,探視了一直跟她同屋的男同志,平時的生活會是如何,跟女同志的生活是否一樣呢?後來,影片作出了一個分水嶺,田麗娜與鄭漢威再次出現,時間已經過了兩年,二人各有不同的生活,卻是因為一件事情,將二人再拉扯一起,這刻感覺就很不一樣,二人的性格與對感情的憧憬也顯得比以前成熟不少,但仍流露出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感情。

片中有不少很有趣的細節,除了有兩性互相對對方的同性感情產生興趣之外,還會在於他們對愛情發展與結婚生孕等有不同的見解。對白上的設計也是十分有趣的,將「交代」與「膠袋」混為一談,縱使似是沒有很大的關係,但這卻呈現出一點微妙的意思;除外,田麗娜知道他很快就會跟鄭漢威分開生活,她卻說起「不知道這房子會否繼續租下去」,這句對白意思甚濃,表面就是在說房子續租,但其實就是說出了她能否繼續跟鄭漢威維持這一段的關係。

整部作品的美術設計十分突出,片中不乏藝術的陳設,如畫廊、精品店、影樓等等。而觀看影片期間,其中一場是講及田麗娜進入鄭漢威的房間,鏡頭映著田麗娜看著鄭漢威房間的擺設,噴他的香水,刻下發覺到在鄭漢威的書桌上,竟然有一張張國榮於《金枝玉葉》的海報造型照,那一刻就會一想 — 難道張國榮真的是男同志的「Big icon」? 本片的攝影與剪接也是值得一提,攝影方面能夠帶出了影片的不同感覺,那調光的控制令影片富有很強烈的觀感,襯托出了兩者之間的感情關係;而配樂上是能夠配合到影片的故事發展,把影片帶出了一份很舒服怡人的感覺。

《不》片雖然是一部以同性戀為題材的電影,但其實它是一部很多元素的電影。既要是說它是一部同性戀,但其實它也是一部關於異性戀的電影,當中很多時候都有提及由攣變直的問題,同性伴侶能否生孕養兒,還有同性戀的人如何將自己的性取向瞞著家人等等。於劇本上,整體上節奏明快流暢,梁碧芝就將這些不同的元素放在影片上,好讓整部作品的視線不只是單一放於同性或異性戀上,這更令影片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何謂愛情。

整部作品主要是有兩男兩女的演員演出,四位均是沒有太多電影演出的經驗,不過四人的演出卻是帶來了不少的驚喜。兩位同是演出田麗娜的李思汝與葉麗嘉能夠拿捏到角色的神髓,角色既是笑容滿面,但又是很多內心的情感,兩位都能夠演到那份的性格,表現很好。而兩位分別演鄭漢威的小胡與鄭肇熙於片中有比較大膽的演出,二人同樣都有不少跟同性的演譯,角色上比較直接,表現也很自然,兩位的演出是值得一讚的。

對於一部由新導演執導的第一部作品,《不》是一部很有驚喜的作品,梁碧芝於片中一人擔任多個崗位,各方面都是能夠帶出有水準的表現,劇本與配樂尤其突出,拍出一部很舒服而不造作的獨立電影製作。影片主要是想說的,就是在無論那一個情況之下,無論他或她是同性或是異性,彼此能夠得到互相的愛,愛本身就是發自內心,所以只要是互相能夠接受到這一段的感情,這就是一段可能的愛,沒有愛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