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6月29日
地點:台北中山堂中正廳
本年度的台北電影節開幕了,一如之前兩年,今年再到台北一趟,就是為了每天過著睇得痛快的十天時間。今年開幕電影均選映一部瑞典電影和台灣電影,今屆電影節巧合以瑞典電影為重點介紹,所以選該地電影作開幕也順里成章。這部開幕電影由瑞典導演Ruben Östlund執導,他的作品以長鏡成名,新作也不例外,多個長鏡表現出電影寫實的精髓,表露無遺。《PLAY》這個簡單的英文名字卻反映出八位小朋友心中的內心掙扎與惡懼,他們所玩的不是什麼遊戲,而是在玩彼此的信任。
《PLAY》故事在說八位不同背景的青年相遇的一刻-白人遇上黑人。一群五人的黑人青年跟蹤著三位白人青年,人那班黑人少年在問另外三人拿手提電話一看,因為其中一名黑人的電話不見人,於是他們就在問他們拿電話一看,結果那三名白人青年就跳入了他們的圈套,開始被他們帶著玩遊戲。他們八人一直在走,走到無止境的地步,但這遊戲還未完,白人青年們很想離開,黑人青年們就要求他們玩最後一個遊戲,勝出才可以離開……
影片充滿很多值得談論之處,從兩個種族之間的生存,還有對於社會現實的景像,切底地刻寫出來。導演一針見血地就開始把黑人與白人分得很開,刻意地將種族主義呈現出來,黑人當了影片的主導,白人卻成為了受害的-似乎不是,因為影片的最後一場就是兩名白人成人在跟一名黑人青年玩這遊戲,所以應該這樣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這不就是很天公地義的說法吧,其實這就是公平社會的生存意識吧。
導演Ruben Östlund於此片的拍攝演譯十分大膽,野心很大,片中有很多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演譯,每一場都表現出導演的信心,無疑他的鏡頭是拍得很靚與流暢,去年看過他的短片作《突如其來銀行事件》,看他那十二分鐘的長鏡來演譯一個打劫銀行的短片,他不只是著重於事件本身,還捕捉了周圍身邊的事物,十分精準的鏡頭,此片也不例外,同樣的演譯方法,加上緊湊的劇情張力,。令影片十分好看。
片中的八位青年表現也十分好看,他們似乎就是在演譯年青人的反叛自我,跟同年齡的青年沒有大的分別,眾人能捕捉到角色的設定,演譯也收放自如。
第一部在台北電影節觀看的開幕電影已經有很深刻印象和看到很精彩的作品,過多幾天會再看Ruben Östlund的作品,可以從是次電影節對他的作品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