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4月22日
地點:百老匯電影中心2院
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五部作品當中,幾乎所有提名的作品都已經看過(只欠比利時代表《Bullhead》),其餘的四部作品水準平均出色,而曾觀看過的作品當中,幾乎是充滿著濃厚的政治味道;而是夜觀看的這部作品,既是政治濃厚,也是將歷史的事實帶回觀眾的眼前,重拾那納粹時期波蘭被德軍入侵,猶太人逃亡的歷史事實。《無光歲月》拍出了一份充滿劇力十足的作品,劇情緊湊而高潮起迭的故事發展,帶動著影片的起伏情緒,一部很有水準的電影作品。
《無》故事發生於1943年的波蘭,那時德國納粹軍入侵波蘭,於波蘭生活的猶太人受到被欺壓下而被殺,很多猶太人為了逃亡,卻逃到於地下水道,但求生存。於地下水道工作的Leopold Socha於水道工作時遇上一班正在逃亡,有老有嫩及小孩的猶太人們,當時德軍下令每捉一個猶太人,就有可觀的獎賞,然而Socha卻選擇向猶太人埋首,向他們賺取金錢,包庇他們於地下水道中。日子一天一天的過,這班猶太人於水道裡仍是過著那逃亡的日子,但身上的金錢已經耗盡,Socha由昔日的貪婪心境,開始變得對他們感到同情的心態,為了他們的安全,Socha決定繼續幫他們逃避德軍的清洗。這天,波蘭突然下著大雨,水道充斥著雨水,這班猶太人危在旦夕,Socha決定要回水道一看,但這是卻遇上德軍準備於水道下放置炸彈……
觀看此片之前,一直都只知道此片是與納粹黨入侵波蘭的事情有關,其他的故事就未算深刻留意,從影片的預告片,其實是未能帶盡整部作品的故事內容,這絕對是一件好事,因為若然看到影片的預告片充滿著故事內容的話,基本上就無需要於影院內,坐定定觀看這144分鐘的精彩作品,就是因為要吸引觀眾入場,預告片無需要說這麼多,想知更多就入到戲院觀看,《無》片就做到了這一點。影片製作十分認真,很多細節均拍得很有水準,從整部作品的製作來看,確是難以想像是出自很有火有力的女導演手上。
《無》片全長144分鐘,若然擔心影片過長而影響觀感的話,這是大錯特錯了。影片的故事流暢工整,把這個戰爭時期的故事刻寫得印象深刻,故事深入淺出地說出了人性的本質,雖然既是有貪婪無情的一面,但其實內心卻因為環境下的困頓而引發出同情與幫助之心,這其實就是人性的本質吧。影片除了表達出人性的善惡本質外,還留下了很濃烈的昔日戰爭場面於影片當中,其實影片不是鎗戰連連,但場面拍得震撼精準,呈現出影片故事那灰沉的氣氛,就是那無光歲月的陰霾;直到片中猶太人從黑暗中走出陽光的一刻,帶著歡笑的Socha與妻子迎接,卻是美麗而感動的一刻。
影片幾乎有一半的情節,均是於地下水道內發生,與地面上的光亮成了正負的對比,而地面與地下水道兩地生活的人,也正是一個強烈的人性善與惡對比,描寫得十分細膩精準,表達出人性那具體的無情與自私,戰爭所帶來的,卻只是那一丁點的榮耀,換來的卻是成千上萬人民的犧牲,痛不欲生的沉重。導演Agnieszka Holland於此片的表現十分精彩奪目,影片充滿了強烈的凌厲影像,戰爭場面與地下水道的陰暗鏡頭,產生很濃烈的黑暗氣氛,帶出沉重的無形壓迫感,猶太人於地下水道幾乎是無路可逃,一幕幕的逃避情節帶出各人情緒的不穩,繼而帶動故事的發展,他們的心情忐忑起伏很大,卻演變出各自內心爭扎的戰役。
人生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可以過著這幸福愉快的一天,過著那和平與充滿陽光燦爛的一刻。所以生活於今天的大家,慶幸沒有因為受到戰爭的困擾,而要過著慌張的生活,理應要感謝大家能夠生活於沒有戰爭的這個時期,能夠過著這充滿陽光的歲月時刻,好好地生活下去,就如影片最後的一場,Socha握著猶太人Margulies的手,讓生活充滿希望!
在〈無光歲月 — 黑暗中的溫存〉中有 1 則留言